禽獸魚蟲禁忌並治 第二十四: |
論辨二首 合九十法(按當八十六法。)方二十一首(按當二十六首。) |
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 |
按:服藥煉液。言道家辟穀之流。 |
肝病禁辛。心病禁鹹。 |
《醫說》。引《食治通說》云: 《金匱要略方》曰: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謂畜獸五臟。能益人五臟。春時木旺。肝氣盛脾氣敗。故不食肝。食之則肝氣愈盛。脾氣愈敗。因成脾病。則難治也。或春月肝經受病。 |
明有虛證。亦宜食肝以補之。或春月肝氣太盛。即宜食肺以抑之。 又云: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 |
五味遞相克制。故禁之也。或肝氣太盛。因而生病。亦宜辛味以制之。更在心智變通。不可全執定論。他臟效此。 |
凡肝臟自不可輕啖。 (自字。疑衍。) |
《巢源》曰:凡禽獸六畜自死者。肝皆有毒。不可食。往往傷人。其疫死者彌甚。被其毒者。多洞利嘔吐﹝emesis﹞。而煩悶不安。 |
豬肉落水浮者。不可食。 (按據前後條。豬字。當作諸字。) 自死肉口閉者。不可食之。 |
《巢源》曰:凡可食之肉。無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氣所斃。其肉則有毒。若食此毒肉。便令人困悶。吐利無度。是中毒。 |
六畜自死。皆疫死。 |
《巢源》曰:六畜者。謂牛、馬、豬、羊、雞、狗也。凡此等肉。本無毒。不害人。其自死。及著疫死者。皆有毒。中此毒者。亦令人心煩悶。而吐利無度。 |
疫死牛肉。食之令病洞下。 |
《巢源‧食牛肉中毒候》曰:又因疫病而死者。亦有毒。食此牛肉。則令人心悶身體痹。甚者。乃吐逆下利。腹痛﹝abdominal_pain﹞不可堪。因而致者非一也。 |
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 |
【程】: 六畜自死。必因毒疫。苦能解毒。黃柏。味之苦者。 |
治食鬱肉漏脯中毒方: |
按:犬屎。 《本草唐本注》云:白狗屎。主疔瘡。水絞汁服。主諸毒不可入口者。人乳。功見下條。生韭汁。 《本草》引孟詵。 |
云:胸痹﹝Thorax_paralysis﹞。心中急痛如錐刺。取生韭。或根。五斤。先搗汁。灌少許。即吐胸中惡血。知此方亦取湧吐。 |
治黍米中藏乾脯。食之中毒方。 |
【程】: 大豆能解諸毒。故用以治。治六畜鳥獸肝中毒方。 (按六上。似脫食字。) |
治食犬肉不消。 (按心急字。疑。《本草》。引梅師方。作忽字。) |
《巢源》曰:凡狗肉性甚躁熱。其疫死及狂死者。皆有毒。食之難消。故令人煩毒悶亂。 |
雞有六翮四距者。 |
先兄曰:《爾雅》。羽本。謂之翮。《說文》。翮羽莖也。 →【翮﹝鬲羽﹞:音,ㄏㄜˊ。意:鳥翎的莖,翎管。】 |
食之。在心胸間不化。 |
《巢源》曰:凡人食魚鱠者。皆是便生冷之物。食之甚利口。人多嗜之。食多則難消化。令人心腹痞滿。煩亂不安。 →【鱠﹝魚會﹞:音,ㄎㄨㄞˋ。意:〔鱠魚〕即「鰳魚」。亦作「快魚」。】 |
神巧萬全方。治食物過飽不消。遂成痞膈將死方。 |
馬牙硝(一大兩碎之如無以樸硝代之)、吳茱萸(半斤陳者)。 |
上煎茱萸取濃汁。投滓承熱服之。久未轉。更進一服。立愈。唐竇群嘗話。在常州時。食膾不消。痞結悶甚。諸藥悉不轉。腹堅氣絕。醫徐彥莊處得此方。服乃瘥。 竇云:微此殆絕。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