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 |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 是故已病而後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 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
嘗謂備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閉塞其涓涓之流,則滔天之勢不能遏。 備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撲滅其熒熒之光,則燎原之焰不能止。 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況病之已成,豈能治歟? 故宜夜臥早起於發陳之春,早起夜臥於蕃秀之夏,以之緩形無怒而遂其志,以之食涼食寒而養其陽,聖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 與雞俱興於平明之秋,必待日光於閉藏之冬,以之斂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溫食熱而養其陰,聖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 或曰:見肝之病,先實其脾之虛,則木邪不能傳;見右頰之赤,先瀉其肺經之熱,則金邪不能盛,此乃治未病之法。 今以順四時調養神志而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 蓋保身長全者,所以為聖人之道;治病十全者,所以為上工術。 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說,若於四時調神大論,厥有旨哉! 昔黃帝與天師難疑答問之書,未嘗不以攝養為先,始論乎天真,次論乎調神,既以法於陰陽而繼之以調於四時,既曰飲食有節而又繼之以起居有常,諄諄然以養生為急務者,意欲治未然之病,無使至於已病難圖也。 厥後秦緩達乎此見,晉侯病在膏肓﹝BL43﹞,語之曰:不可為也。 扁鵲明乎此,視齊侯病至骨髓,斷之曰:不可救也,噫! 惜齊晉之侯,不知治未病之理。 |
#經筋醫學;經筋手療;經筋保健;經筋教學;經筋雕塑;經筋平衡;經筋整體保健;永康堂‧張老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