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苦欲補瀉解:

 五臟各有天性,遂其性則欲,違其性則苦,本臟所苦為瀉,本臟所欲為補。

 

 蓋指

 水潤下作鹹,火炎上作苦,木曲直作酸,金從革作辛,土稼穡作甘。

 五味而言,如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酸補之,以甘瀉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鹹瀉之。

 

 雖然苦者直行而泄,過苦則傷氣,須鹹以佐,辛者橫行而散,過辛則傷皮毛,須苦以佐。

 

 酸者束而收斂,過酸則傷筋,須辛以佐。

 鹹者止而軟堅,過鹹則傷血,須甘以佐。

 甘之一味,可上可下,土位居中而兼五行也,過甘則傷胃,須酸以佐。

 淡品無味,五臟無歸,專入太陽,微利小便,過利乃傷,須統五味而消息之。

 知其數者,其於苦欲補瀉益得共平,而心肝脾肺腎各盡其性矣。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