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清‧陸以湉)

 卷四:

 胎產﹝parturition﹞:

婦人經止三月,以川芎末(二錢)、煎艾水調服,腹內覺微動是孕,不動者非也。

 此法婦科諸書皆載之,然未可輕試。

 余內人素患肝氣,己醜歲懷孕三月,服川芎末少許,即動甚不安,是知成方不當泥也。

 又方書佛手散,用當歸、川芎(各五錢)、水酒煎,治胎動。

 杭州儒醫嚴兼三茂才(),謂此方暫服則安,常服之則屢生而不育,親驗,故知之。

秀水新塍鎮陳氏女科,治胎前諸症,戒用川芎,以其能升,易動胎氣也。

 又言桂圓產後不可輕服,味甘易令人嘔,恐瘀血﹝Bruises﹞因之而升也。

 余因思張景岳治胞衣﹝afterbirth﹞不下﹝retention_of_the_placenta﹞,用本婦頭髮攪入喉中,使作嘔,則氣升血散,胞軟自落,此法雖妙,然或因作嘔而瘀血﹝Bruises﹞上升,轉益為害矣。

蕭慎齋《女科經綸》謂妊娠﹝Pregnancy﹞十月而生,其常也。

 其有逾期者,若唐堯之與漢昭是也,若云二年四年,則怪誕不經矣。

余按:《元史》黃傳孕二十四月而生,此必非虛飾者。

 又仁和王學權《重慶堂隨筆》載王大昌語云:老醫輔沛霖治周縫人妻,經阻腹痛而硬,服藥不效,至兩年餘,忽舉一子,而脹病如失,其子甚短小,名曰關保,余常見之云與。

 然則胎孕閱數年之久,亦事之所或有,未可概以為不經也。

蔡松汀難產﹝dystocia﹞方:用黃芪、熟地(各一兩)、歸身、枸杞子、黨參、龜板(醋炙,各四錢)、茯苓(三錢)、白芍、川芎(各一錢)、無論胞衣﹝afterbirth﹞已破未破,連服四五帖,但用頭汁,取其力濃也。

 此方意主補助氣血﹝qi-blood﹞,以為服之者萬無一失。

馮楚瞻催生保產萬全湯,

 則用人參(三錢至五錢)、歸身(二錢)、牛膝梢(三錢)、川芎、乾薑(炒焦,各一錢)、肉桂(六分)、桃仁十三粒,酒炒紅花(三分)、補而兼通,謂不惟催生神效,產後更無瘀血﹝Bruises﹞凝滯百病。

 主蔡說者,訾馮方溫熱,主馮說者,議蔡方補滯。竊謂馮方惟秉質虛寒者宜之,否則必有遺患,當以蔡方為優。

 孕婦服藥,凡尋常所用如牡丹皮、赤芍、牛膝、薏苡仁、貝母、半夏、南星、通草、車前子、澤瀉、滑石、槐角、麥芽、神曲、伏龍肝、歸尾(凡用歸身當去尾)、鱉甲、龜板等皆忌之,大抵行血利氣通絡滲濕之品,均在禁例,故王孟英謂胎前無濕,雖茯苓亦須避之,火酒、椒、蒜皆不可食,以其助火鑠陰也。固胎之物,南瓜蒂煎湯服最良,勝於諸藥,黃牛鼻灰同煎尤妙。

《泊宅編》云:一婦人暴渴,惟飲五味汁,名醫耿隅診其脈曰:此血欲凝,非疾也。已而果孕。

 以古方有血欲凝而渴飲五味之症,不可不知也。

 按:此說產科書罕見,錄之以備診家之江都葛晴峰自申《醫易‧脈部》胃孕脈以陽入陰中,脈當短促。羅養齋以為發千古所未發,惜其書不傳。

散治產後交腸病,因脬﹝bladder﹞腸有損,積穢凝塞,故大小便易位而出也。補散甚效,

 方用:生黃絹絲一尺剪碎,白牡丹皮、白芨(各錢半),水一碗,同煮如飴,木槌研爛,空腹時頓服,服時不得作聲,作聲則不效。

 陳變夢琴通其法,用生黃絲絹、白芨、黃蠟、明礬、琥珀,水捶為丸,豬脬﹝bladder﹞一個,煮湯飲之,尤精密可法。

辨妊娠﹝Pregnancy﹞,古人以形病脈不病為憑,沈金鼇更以嗜酸別之,何西池又以胎至五月則乳頭乳黑,乳房亦升發為據。

 辨胎男女,古人以脈左大為男,右大為女,張路玉獨謂寸口滑實為男,尺中滑實為女,兩寸俱滑實為雙男,兩尺俱滑實為雙女,右尺左寸俱滑實為一男一女,此皆扼要之訣也。

陽湖史生家俊,言其同鄉名醫周八先生診一孕婦,左乳脹痛,謂左乳脹為男,右乳脹為後果生男。

 余按:《千金方》云: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

 又《坤元是保》以乳核先生驗左男右女,殆即此義歟。

子死腹中,古法用下。驗之之法,腹悶胸墜兼冷,略無動意,口中穢氣,面如土色,舌色青炒不應),酒水各半盅,煎好,入樸硝(五錢)、再煎溫服,即化水而下,薛立齋云:胎死服樸硝下穢水,肢體倦怠,氣息奄奄,急用四君子為主,佐以四物,加薑、桂調之。

 蕭慎齋云:胎死必先驗舌青、腹冷、口穢的確,方可用下,亦必先固妊娠﹝Pregnancy﹞本元,補氣﹝tonifying_qi﹞養血,而後下之,若偶有不安,未能詳審,遽用峻厲攻伐,難免不測之禍。

 《保產要錄》云:即不服藥,人不慌忙逼迫,亦遲遲生下,而不傷母,蓋人腹中極熱,惟不忙迫,產母安心飲食,腹內熱氣薰蒸,胎自柔軟腐死,或一二日,或三四日,自然生下,但所出穢氣,令人難聞,是可知死胎血弱而胎死腹中者,(其症腹脹作痛,一日不下,其脈兩尺沉伏,微動無神),熬益母膏,以川芎、當歸、肉桂、葵子煎湯,調服二三盞,胎即下,其治最善。

 吳鞠通治一婦死胎不下二日,診其脈洪大而芤,問其症大汗不止,精神恍惚﹝abstraction﹞欲脫,曰:此心氣太虛,不能固胎,不問胎死與否,先固心氣。

 用救逆湯(地黃、麥冬、白芍、阿膠、炙草、龍骨、牡蠣)加人參,煮三杯,服一杯而汗斂,服二杯而神清氣寧,三杯未服,而死胎下矣。下後補肝腎之陰,以配心陽之用而愈。

 此又可為治死胎者開一法門也。

《產寶》云:妊婦腹中臍帶上疙瘩﹝pimple﹞,兒含口中,因妊婦登高舉臂,脫出兒口,以此作聲,令生?

 然余觀程氏光治腹中兒啼,傾豆於地,令婦低頭拾之即止。

 又萬密齋治法,令婦作男子拜即止,則知口含之說,近似有理,且惟有口始可含,何得以無口時相比較?

 況所謂含者,乃在氤氳一氣之中,非必真吮血以養生也,王說似拘。

秀水計壽橋學博楠,博雅工詩,深諳醫理,尤精婦科,自言診胎產﹝parturition﹞症二十餘年,凡大險大危者婦科居其大半,論墮胎﹝abortion﹞難產﹝dystocia﹞最中肯,錄之。

 治墮胎﹝abortion﹞往往用補澀,治難產﹝dystocia﹞往往用攻下,皆非正法,蓋半產﹝abortion﹞由於虛滑者半,由於內熱者半,得胎之後,衝任之血為胎所吸,無餘血下行,血不足,胎必枯槁而墜,其本由於內熱火盛,陽旺而陰虧,血益少矣,治宜養血為先,清熱﹝clearing_heat﹞次之,若泥於膩補,反生壅滯之害。

 至於產育,乃天地生生化育之理,本無危險,皆人之自作也,用力太早,則胎先墜下,舒轉不及,胞漿先破,胎已枯澀,遂有橫生倒產之虞,其治亦不外乎養血為主,血生則胎自出,若誤用攻下之藥,則胎雖已產,衝任大傷,氣冒血崩﹝metrorrhagia﹞,危在呼吸矣。

 慎之!慎之!

→【棨﹝户木﹞:音,ㄑㄧˇ。意: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棨信。】

齊氏羽中《三晉見聞錄》云:山西產婦既產,便餓不食物,惟以小米粥極薄,日食數回,以一月為率。

 若旬日之內,或食米麵,或食雞豚,則不可治。安邑則旬日之內並不可睡。

按:產後因食傷致病而殞命者甚多,飲粥之法最妙,但不可使之餓,要在一餓即飲,飲多而已。

 至於旬日不睡,未免為期太多,神氣疲憊。吾鄉每令倚睡高枕,傍以人守之,寐稍久即呼之覺,閱四五日始任其睡,此法較善。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