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卷八 少陽經上篇 二十二章: |
少陽經上篇 二十二章: |
少陽本病 腑病臟病連經: |
少陽以甲木而化氣于相火﹝ministerial_fire﹞,經在二陽、三陰之間,陰陽交﹝yin-yang_interlocking﹞爭,則見寒熱。 久而陽勝陰敗,但熱而無寒,則入陽明,陰勝陽敗,但寒而無熱,則入太陰。 小柴胡清解半表而杜陽明之路,溫補半裏而閉太陰之門,使其陰陽不至偏勝,表邪解于本經,是謂和解。 |
少陽之經,自頭走足,下行則相火﹝ministerial_fire﹞蟄藏而溫腰膝,上逆則相火﹝ministerial_fire﹞燔騰而焚胸膈。 相火﹝ministerial_fire﹞升炎,津血易耗,是以少陽之病﹝shaoyang_disease﹞,獨傳陽明者多。 大柴胡湯,治少陽之經而兼陽明之腑者。 以此溫針、汗、下,亡津﹝fluid_collapse﹞耗血之法,俱少陽之所切忌,恐其陰傷而入陽明也。 然太陽少陽合病,則有嘔利之條。 嘔利者,非太陽、少陽之病﹝shaoyang_disease﹞,而實陽明之病也﹝yangming_disease﹞。 緣甲木鬱則克戊土,胃以倉稟之官,而被甲木之邪,經迫腑鬱,不能容納,故病上嘔而下利﹝diarrhea﹞。 究之胃病則氣逆,逆則為嘔,脾病則氣陷,陷則為利。 嘔多者,少陽傳陽明之病﹝yangming_disease﹞,利多者,少陽傳太陰之病也﹝taiyin_disease﹞。 然則少陽之傳大陰者,正自不乏,其義見于第十八章曰:傷寒六七日,其人煩躁者﹝dysphoria﹞,陽去入陰也。 則篇中不必瑣及,而大旨炳然矣。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