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欬論篇》 第三十八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

【注】:黃帝問道:肺病會使人咳嗽,是為什麼呢?

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獨肺也。

【注】:岐伯答道:五臓六腑有病,都會使人咳嗽,並非一定是肺造成的。

帝曰:願聞其狀。

【注】:黃帝説:希望能為我詳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欬。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欬,甚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注】:岐伯回答:皮膚毛孔內連於肺,為肺所屬也。若皮毛感受病邪,必順而進入肺中。攝取過多的冷飲入胃中,寒氣會自中焦上入肺,造成肺寒。肺內寒而表又受寒,邪因而能入肺中,則成肺咳。

體內五藏各有受病之季節,非當令時節而生病,必是自他臓傳來的。人生存在天地之間,所以五臓之氣亦必須按照節氣來調理之,感受外寒或寒飲則生病矣。凡輕微者為欬症,嚴重者為下痢,甚而體痛。秋季感受風寒必先傷肺,春季感受風寒必先傷肝,夏季感受風寒必先傷心,季節交替之土時感受風寒必先傷脾,冬季感受風案必先傷腎。

帝曰:何以異之。

【注】:黃帝問:如何區分呢?

岐伯曰: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肝欬之狀,欬則兩脇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欬之狀,欬則右脇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欬劇。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欬涎。

【注】:岐伯回答:肺欬的症狀是欬嗽中帶有喘息不止,呼吸濁音很重,嚴重時會欬血出來。心欬的症狀為,欬時心會痛,喉中如有物梗阻狀,嚴重時會咽腫,喉痛,無法呑嚥食物。肝欬之症狀為,欬時兩脇肋會痛,嚴重時無法轉身,強轉則脇下脹滿不已。脾欬之症狀,欬時會引右脇下痛,隱隱牽引到肩背痛,嚴重時無法活動,一動則欬嗽加劇。腎欬之症狀,令人欬時牽引腰背疼痛,嚴重時欬中帶涎。

帝曰:六府之欬奈何?安所受病?

【注】:黃帝問:那六腑之欬的症狀如何?自何處受病呢?

岐伯曰:五藏之久欬,乃移於六府。脾欬不已,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膽汁。肺欬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欬狀,欬而遺失。心欬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欬狀,欬而失氣,氣與欬俱失。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欬狀,欬而遺溺。久欬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欬狀,欬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注】:岐伯答道:五臓久欬不愈,就會移轉到腑中。如脾欬不已,久而影響胃。胃欬症狀,必欬中兼嘔吐,嘔吐劇烈時,會有吐蟲出的症狀。肝欬不已,久而傳膽。膽欬之症,必欬時兼吐膽汁之苦水出來。肺欬不已,久而傳大腸,大腸欬狀,欬時會遺漏大便出來。心欬不已,久必傳入小腸,小腸欬症,欬時必兼有放屁症狀。腎欬不已,久必傳入膀胱,膀胱之欬,欬時兼有遺漏小便。諸欬久而不愈,必傳入三焦,三焦欬的症狀,必欬而兼有腹滿,沒有食慾。

六腑皆受氣於胃,五弒鈦必因於肺,故其共同之症狀為欬時鼻涕出,痰多且面部浮腫裡氣上逆狀也。

帝曰:治之奈何?

【注】:黃帝問:其治法又如何呢?

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

【注】:岐伯回答:凡治臟欬的,宜取背部該臟的俞穴及四肢上的俞穴;治腑欬者,直刺該病經之合穴;面部有浮腫者,宜剌該病變經之經穴。

帝曰:善。

【注】:黃帝說:答得好。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