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九十七 痘疹門:【醫案】一: |
【醫案】一: |
錢氏《小兒直訣》曰:睦親一大王病瘡疹,先用抱龍丸解之,彼另用藥下之,其疹稠密。 余曰:瘡疹始出,未有他證,但用平和之藥解之。 如三月不出,或出不快,宜微發之,更不出,當再發之,出而不多,脈平和無他證者,瘡本稀少,不可更發。 若瘡起發能食者,大黃丸下一二行。 若初起就用下劑,則裏虛瘡不能盡出而稠密難治。 至三日,其瘡黑陷,喜不寒戰﹝shivering﹞,遂用百祥丸、牛李膏各一服,瘡復紅活而癒。 蓋黑者歸腎也,腎旺勝脾故脾虛,寒戰﹝shivering﹞則難治,所用百祥丸瀉膀胱之邪,自不盛也。 |
五太尉因墜鞦韆,患急驚發搐,或用表散之藥,不癒,此急驚當先退其熱,以大黃丸、玉露散、惺惺丸加牛黃、龍、麝解之。 至三日肌膚尚熱,余曰:再二日不癒,必發斑瘡。 已而果然。 服必勝散七日而癒。 此乃初因悞散其表,內熱不止而斑自生也。 |
十太尉瘡疹未出,呵欠頓悶驚悸﹝fright_palpitation﹞,乍涼乍熱,手足冷﹝deadly_cold_hand_and_foot﹞,面腮赤,欬嗽時嚏,此五臟證具也。 以其別無他候,故未發出,若已出則歸一臟也。 用抱龍丸數服,瘡疹出而諸證愈。 |
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河間劉光濟之子病疱後,嘔吐﹝Vomiting﹞發昏;用丁香、豆蔻之類不效。 適麻先生寄其家,乃謂光濟曰:余有小方,無毒,人皆知之,公肯從乎? 光濟曰:先生之言,必中於理,何敢不從! 麻先生曰:劉河間常言涼膈散可治瘡疱,戴人用之如神。 況《內經》言少陽所至為嘔湧。 少陽者,相火也,非寒也。 光濟欣而從之。 此日利二行。 適王德秀自外入,聞其利之也,乃曰:瘡疱首尾不可下。 麻自悔其多言,業已如此,姑待之。 比至食時,下黃涎一合,日午問之,兒已索游於街矣。 |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曰:邑人黃鳳山一子五歲,請預解痘毒法。 予曰:令嗣氣色明潤,胎稟壯實,痘出必疏,更服藥則益疏矣。 乃與代天宣化丸服之,後痘甚疏,不藥而起。 |
邑令朱雲閣義男,一子甫周歲以示予。 予曰:笑無情,恐出痘耳。 訣云:喜引才方笑。 此子不待喜引自笑,謂之無情。 笑者,心之聲,火象也。 《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故恐出痘也。 朱公忽焉。 未幾,果痘,頭面腫癢,死。 |
友人胡三溪中年得子,項小聲小。 予告之曰:項者頭之莖,名曰天柱﹝BL10﹞。 項不任元,天柱﹝BL10﹞頹矣。 聲者氣之發,聲微不揚,元氣弱矣。 誠恐出痘,不能勝毒。 果九歲出痘,乍見乍隱,鼻滴血,死。 |
邑人李新芳子四歲得驚風,予醫之癒,乃曰:以吾兒託公。 予曰:令嗣胎稟怯弱,精神短少,若調理數年,胃氣充實,出痘無妨,但恐痘太急耳。 次年,果痘密甚,不成膿,死。 |
邑人周柳溪止一子,五歲,未出痘,癸丑正月念三日發熱,請予視之,見面多青黑色,目無神,元氣怯弱。 予曰:當亟治。 周不喜予言。 予曰:邪氣有餘,元氣不足,若不亟治,後發血泡,不可為也。 彼更請醫作外感治,且汗且下,至念八日,果發血泡,卒。 |
蘄水周惠長男婦魯氏新寡,二男二女皆未痘,請予視之。 予見二男長女面色嬌赤,神光太露,額有青紋;惟小女形實氣充,面色明瑩。 乃告之曰:若出痘,惟小女吉也。 魯以言太直,不聽。 半月後,長女二男相繼以痘殞,小女存。 |
蘄水徐長溪三子,癸丑春出痘,季子先病痘卒,次子又卒,惟長子存,亟延予治之。 時未發熱,予觀長溪色憂情苦,預告之曰:令嗣當出痘時,精神爽健,氣色光晶,年壽明潤,印堂﹝DU29﹞黃光,此壽相,又順候,其痘必疏,不須醫治,無疑慮也。 頃之,果出痘甚疏,不藥而癒。 |
邑訓導馬公順,蜀人也,一孫五歲,出痘至八九日,膿成將靨,忽腹痛﹝abdominal_pain﹞煩哭,大便秘﹝constipation﹞。 馬駭甚。 予曰:此結糞也,當急下之。 馬公曰:痘瘡首尾不可下,今當收靨,中氣要實,敢下耶? 予思不急下,加腹脹﹝meteorism﹞氣喘﹝asthma﹞,且不救,乃作桂枝湯,暗入酒蒸大黃煎服,下燥糞,腹痛﹝abdominal_pain﹞即止,痘靨而安。 馬公知之,謝曰:非子通變,幾誤此孫。 |
邑人汪我溪次女,丁卯冬出痘,延長男邦忠視之,起發貫膿時,昏睡不思食。 予謂忠曰:此心血不足,邪火內熏,神昏證也。 命以龍腦安神丸與服。 有頃甦,痘亦平。 |
程希文次子,辛未春出痘,發熱現形時,煩躁譫語﹝delirious_speech﹞,來告予以病證,予授一方;用木通、山梔仁、麥門冬、牛蒡子、連翹、甘草、燈心作引,水煎,調辰砂末,連服三劑,病退痘出,如期癒。 |
鄖陽撫院孫一女七歲,己巳四月七日發熱,全在幕下,見其面赤腮燥,知是痘證。 次日口角傍便見紅點,如蚊迹狀,不成顆粒,一逆也;腰痛腹痛﹝abdominal_pain﹞,二逆也;昏睡譫語﹝delirious_speech﹞,三逆也;乾嘔﹝dry_vomiting﹞,四逆也。 初九日,公見其狀,撫膺大慟。 全以色脈無恙,再三慰之。 不信,但垂淚曰:爾痘疹書明言不治,何又相誑也? 全告曰:此病在經絡,猶可治也。 但因中氣久虛,不能驅毒外出耳。 孫乃命進藥。 予用保元湯以補中氣,加羌活、防風、荊芥、柴胡發散表邪,木香、山楂驅逐裏邪,調辰砂末以解毒。 初九、初十、十一日;連進三劑。 十三日午時,忽昏暈,目閉口噤﹝lockjaw﹞,神色俱變。 孫與夫人皆哭。 全急告曰:此有冒汗來也。 汗出,痘亦隨出,謂之冒痘。 須臾視之,果得大汗,而痘盡出矣。 復用錢氏異功散加黃芪、白朮,調理而癒。 孫拱謝曰:不負吾為爾梓痘疹書也。 |
壬申春,郡人王蒸湘子出痘,請予往治,痘已盡出,問其詳,時有董醫在,答曰:正月廿七日發熱,廿八日現形,自額上起,今三日矣。 予思額上初出者重,三五成叢者重,五心俱有者重,鎖項者重,乃逆證也。 及審其證,腹脹﹝meteorism﹞大而緊,腸中汨汨有聲,大便如黃金色,乃脾敗逆證也。 因其一子,託治甚切,設法調治,腹脹﹝meteorism﹞不減,腸鳴﹝bowel_sound﹞如故。 起發之初,心窩中有一痘戴漿者,隨即破滅,背瘡盡成水泡,目中淚出,兩拳緊握。 予甚恐,此脾土敗肝木勝之候也。 蓋肝為水泡,其為變也,握不泣而淚出,肝絕也。 未五日而脣瘡乾黑,背瘡盡破,診其脈,濡弱沉細,其脈又逆,六日而癢作,搖頭扭項,逆證也;且求粥食且急,病名除中,又逆證也。 予急進保元湯,合桂枝湯調獨聖散服之,復見紅點。 蒸湘喜曰:此有生意矣。 予曰:若漸出一層小痘則吉,只恐膏之將滅也,必大明而後滅。 果紅點復隱,加喘而絕。 |
邑令朱一子九歲,庚申三月發熱嘔吐﹝Vomiting﹞,召全視之,全曰:痘也。 公曰:不然。 昔在蜀已出過,痘跡固在。 全曰:此水痘瘢,非正痘瘢也。 朱又堅執為傷食﹝dyspepsia﹞。 全辨之曰:痘疹發熱,與傷寒傷食﹝dyspepsia﹞相似。 傷寒發熱則面紅,手足微溫; 傷食﹝dyspepsia﹞發熱則面黃白,手足壯熱; 痘瘡發熱,男則面黃體涼,女則面赤腮燥,其足俱涼。 今身熱面黃足涼,乃痘疹也。 《經》云:痘乃胎毒,五臟各具一證, 發熱呵欠驚悸﹝fright_palpitation﹞,心也; 項急煩悶,肝也; 欬嗽噴嚏,肺也; 吐瀉昏睡,脾也; 耳涼骩涼足涼,腎也。 以此論之,乃痘疹,非傷食﹝dyspepsia﹞也。 朱曰:未見五臟諸證,只嘔吐﹝Vomiting﹞足涼,恐非痘也。 全曰:此子脾胃素弱,痘毒乘虛,故發在脾。 但見嘔吐﹝Vomiting﹞一證,熱才三日,姑待明旦再議。 次日,以燈視之,皮下隱隱紅點,而脣邊已報痘矣。 朱惟一子,心甚憂懼。 全告曰:顆粒分明,部位正當,此順痘也。 朱問宜服何藥? 全曰:痘無病,不宜服藥,但適其寒溫,調其飲食,期十三日安。 後果然。 |
○骩○→【骩:音:ㄨㄟˇ。意:古同「骪(骫)」。骨頭彎曲的樣子〔crooked_of_bones〕。聚集。】 |
黃岡索希文為羅田吏,一子十三歲,發熱腹痛﹝abdominal_pain﹞煩渴,萬世喬先作傷食﹝dyspepsia﹞治,熱不除,腹痛﹝abdominal_pain﹞甚亟,復延予。 予曰:此痘也。 腹痛者﹝abdominal_pain﹞,毒氣內攻也。 煩渴者,神不得安,津液乾也。 法當解毒托裏,不可緩也。 世喬堅執為傷食證﹝dyspepsia﹞。 五日後,其痘一齊湧出,未及起發,乾枯內陷而卒。 其母泣曰:悔不用萬君之言。 |
英山一富家子,年十六,患痘,發熱腰痛,來請予治。 問曾婚否? 曰:未也。 連進人參敗毒散二服,痛止痘出而安。 若曾有房室者,不可治也。 |
邑人胡元溪一子,甚珍愛,未痘,延予視之。 予曰:令嗣五嶽端立,三關明潤,骨堅肉實,神俊氣清,出痘必疏。 壬寅五月末旬,發熱作搐,元溪夫婦憂惶無措。 予曰:此佳兆也。 以辰砂散投之,搐止痘出。 予又曰:凡痘起脹,未有頭面不腫者,此痘顆粒緊小,必不大腫,面貌如常,期十二日安。 果然。 |
予次男邦孝辛卯春方四歲,發熱卒驚而絕,其母大哭。 予曰:此痘疹也。 乃掐合谷﹝LI04﹞得甦,與導赤散、瀉青丸;一服而搐止,痘出甚密,幸無他病,十三日而靨。 予時制滿起復,追崔宗師至棗陽,往返半月,抵家,又出疹愈。 |
邑人胡玉峯第三子,方二歲染痘,自利三日不止,請予治之。 彼欲進理中湯加訶子、肉豆蔻。 予曰:不可,此協熱利也,宜用黃芩芍藥湯。 但觀其形色,利當自止,不必服藥。 次日痘出,利果止。 |
一小兒發熱之時,自利,大孔如竹筒狀,清水流出,逆證也。 予思乃火盛於內,肺金不行收令也,以黃芩芍藥湯加烏梅一服而利止。 |
邑人胡三溪子,己酉冬痘,時常以手自掩面,身下縮,頻呼曰:我怕,若有所見者。 請予視之。 予曰:逆證也。 《經》曰:腎敗者失志,目中見鬼,死不治。 錢氏云:腎則病下竄,此痘發於腎,不可為也。 果然。 |
一婦人年二十餘,發熱五日,痘不出,常起摸牀壁,昏不知人,口喃喃不休,請予視之,曰:死證。 果然。 |
本邑周璜子年十三,染痘發熱五日,痘不出,發狂譫語﹝delirious_speech﹞,請予治之。 予往,見其族兄周尚貴在,亦明醫也,乃問曾服藥否? 曰:連進保元湯三劑矣。 予曰:悞矣! 犯實實之戒也。 凡治痘者,發熱之初,驚者平之,渴者潤之,吐利者和之,便秘者﹝constipation﹞利之,熱甚者解之。 如無他證,不須服藥。 今觀此子,元氣素厚,飲食夙強,乃以保元湯助火為邪,毒氣鬱遏至於狂妄,熱已劇矣,宜急下之。 與三黃湯,得利狂止,痘出,至十七日靨。 |
蘄水汪沙溪家,癸丑年出痘,請魯家湖黑神托巫語云:爾家十八人,六人不可救也。 初出痘,一婢死,急請予往。 又一婢發熱顛狂,予見之曰:熱劇矣,當速解之。 沙溪曰:專為吾孫請公,非為此婢也。 且神言不吉者六人,奈何? 予曰:人有貴賤,醫無分別,僕到當悉活之,神言不足信也。 乃作三黃湯大劑與之,得利熱減,神清,痘出而安。 餘十七人悉活之。 |
里中林霄年二十餘,染痘,初發熱,小便血﹝hematochezia﹞,聞之,予嘆曰:不可為矣。 或問故? 予曰:乙未春蘄水桃樹坳徐氏出痘死者十八人,皆小便血﹝hematochezia﹞也。 霄越三日殞。 |
余長孫祖善,邦孝長子,二歲時染痘發熱,三日內忽寒戰﹝shivering﹞似瘧。 孝泣曰:死矣。 予笑曰:爾為醫,救病如篙工然,忽遇風浪,手足自亂,何以渡人? 此兒元氣充盛,毒氣微少,邪不勝正,故作寒戰﹝shivering﹞而退,試觀其痘必少也。 果止五七粒,七月癒。 |
胡三溪子己酉冬出痘,初發熱便咬牙﹝bruxism﹞,戛戛有聲,精神昏憒﹝clouding_and_fretting﹞,予見之,嘆曰:逆證也。 乃腎虛證。 蓋腎主骨﹝kidney_governing_bones﹞,齒者骨之餘,腎水不足則毒火無制,火氣扇動故上下相戛而有聲。 陳氏所謂齒槁者是也。 果卒。 |
黃岡程旋溪子未一歲,時值家中出痘,請予視之。 予見此兒多笑,知其心火有餘,乃令蔡朝扆用黃連﹝一錢﹞、山梔仁﹝七分﹞、辰砂﹝五分﹞;水為丸服之。 三日後笑漸少,時辛未三月十九日也。 廿一日發熱,忽作喘,喉中涎響,汨汨有聲。 旋溪驚,予曰:肺熱證,幸不肩息足冷。 乃作清金散火湯,一劑而減半,再劑而喘定。 |
○汩○→【汩:音:ㄍㄨˇ。意:水急流的樣子。汩汩〔gurgle〕:狀聲詞。形容波浪聲。水急流的樣子。比喻事情演進不已。】 ○扆○→【扆:音,ㄧˇ。】 |
麻城周愚齋長媳寡,惟一女出痘,使使延予,予問狀曰:發熱五日餘,未見痘出,但背上發一腫毒。 予曰:不可治也。 非癰,乃痘母也。 三日後,果有凶聞。 |
蘄水李雙溪家出痘,長子病痘死;次子痘三四粒,未起發而隱,身亦無熱。 幼子病,請予往。 予曰:小令嗣神采明潤,形體充實,出痘必輕。 次令嗣氣色昏黯,精神倦怠,出痘必重。 眾皆曰:已出三二粒收矣。 予曰:不然。 痘出雖有輕重,未有不成膿結痂者。 先者試痘,其證為逆,身無熱,伏在內也。 時一日者,言次君有大災如予言,眾哂之。 數日,次子作大熱,痘齊湧出,身無空膚,予用參、芪、歸、芎、甘草節以養氣血,荊、防、木通、青皮、牛蒡子、連翹、金銀花、酒炒芩、梔、桔梗以解毒,作大劑,一日一服。 調理至十三日後,遍身潰爛,不即收靨,予改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白芷、防風,外用敗草散貼襯,前後三十餘日而安。 日者亦抵掌曰:予言如何! |
邑人王雲野子二歲發熱,出紅點一二粒,請予視之,見額紋青氣,年上赤光,乃告之曰:此險痘也。 先出者名試痘,中氣不足,毒氣隱伏,故出不快也。 以調元湯加防風、木香,服後有痘旋出,喜無他證,十三日安。 |
邑人余光庭,庠生也,年十九,染痘發熱,五日不出,請予及韓兩峯治之。 兩峯佳醫,與予素善。 予問其證,未解已三日,診其脈細而數,雖有下證,元氣怯弱,不可下也。 乃謂兩峯使作膽導法,不得通。 病者煩躁,家人惶惶。 予思發熱日久,毒流其中,燥糞閉塞,肛腸乾枯,氣不得行,血不得潤,膽導力小,不能通也。 自立一法,取猪尿胞﹝一枚﹞;以猪膽汁半杯,清油半杯,蜜半杯,三物攪勻入胞中,如作膽導法,取下燥屎二十餘枚,氣通熱解,神清痘出。 予笑曰:此法外意也。 |
胡三溪初生二子,丁酉年入監,乃以長子托予,次子托萬紹。 戊戌春長子先出痘,予守治十一日安。 隨次子出痘,予聞其乍熱乍退,兩足冷,數日不大便,痘先出者,猶是紅點,亦不起發,念三溪之常好,往視之,驚曰:此逆痘也。 紹曰:熱微毒亦微,熱甚毒亦甚。 今熱不甚,順痘也。 予曰:不然。 痘本火毒,待熱而發。 如發熱而不煩不渴,大小便如常,精神清爽者,此熱在表,其裏無邪,毒火發越,而痘易出易靨也。 若煩躁不安,大小便艱,昏昏喜睡,此毒火內蘊,不得發越,表熱雖微,內熱則甚,何謂熱微毒亦微也? 此子乍熱乍退者,毒火往來也;大便不通者,毒火鬱遏也;痘見紅點而不起發者,毒火之陷伏也;足冷者,火之極而兼水化,謂之厥逆﹝reverse_flow﹞也。 紹不以為然。 至次日,紅點俱沒,煩躁轉甚。 紹曰:此內收也。 予嘿不應。 因嘆曰:醫貴同心,執己見以悞人命耶,此何為者! 翌日死。 |
麻城鄒清溪一子,五歲出痘,先請傅醫治之,服保元湯,熱益甚。 又請李醫,到曰:險痘也。 清溪不安,延予視之,曰:此順痘也。 期十八日安,不須服藥。 眾曰:今自發熱日計,已六日矣,何以須十八日? 況痘不服藥,何以得痊? 今進保元湯三劑,尚有一劑未服。 予曰:痘不可以日期算,出已盡,發已透,膿已滿,而後收靨可期也。 今痘出而熱轉甚者,出未盡也,由服保元湯犯實實之戒,故令出遲靨亦遲也。 吾聞善攻不如善守,本無他病,何以藥為? 吾為爾保全是子,無憂也! 後果然。 |
邑人胡近城次子庚午冬,未痘先兩頰赤燥,請予八子邦靖視之。 予謂靖曰:《傷寒論》云:面色緣緣赤者,陽明熱也。 若不預解,至出痘時,此處必甚稠密而赤,貫串難靨。 教以升麻葛根湯加防風、牛蒡子、連翹,三服而紅色盡去,痘出亦疏。 |
汪懷江次子五歲,出痘甚密且紅艷。
懷江恐其不吉,請予四子邦治醫。 予謂治曰:險痘也。 氣實血熱,可治也。 教用當歸梢、赤芍藥、生地黃、防風、荊芥穗、牛蒡子、連翹、桔梗、甘草以解其毒;連進三劑,紅色盡退,猶未發透。 再教用黃芪、防風、甘草、赤芍藥、牛蒡子、桔梗、青皮、山楂肉、連翹,調理十五日而靨。 |
英山馬四衢一子五歲,出痘,痘不起發,延予視之。 予曰:此順痘也。 馬氏兄弟曰:不起發何如? 曰:毒甚者則頭面腫,毒微者則頭面不腫,非不起發也。 又呼咽痛,四衢憂之。 予曰:此乃痘家常病,可喜者喉舌無瘡,頸項間痘稀,不足怪也。 乃以甘桔湯加牛蒡子水煎,細細嚥之,咽痛即止,飲食無阻,十三日安。 四衢曰:向吾小兒咽痛,服藥輒效,何神也? 予曰:痘疹者,火毒也。 火氣上熏,咽喉豈不作痛? 故用桔梗之苦以開其結,甘草之甘以瀉其火,牛蒡子之辛以解其毒,是以效也。 若喉舌有瘡則壅塞潰爛,頸項多痘則封鎖熏炙必為嗆水失聲﹝aphonia﹞之證,令嗣無之,故曰不足怪也。 馬氏稱善。 |
圻水羅良制妻魯氏年二十七歲出痘,遍身紅斑如蚊跡,眾醫視之,皆曰不治,請予往。 予視其神識精明,語言清亮,診其六脈調勻,問其飲食如常,大小便調,不煩不渴,但遍身紅斑,稠密無縫,色且艷。 予曰:此夾斑痘證也。 魯畏死,乞救甚哀。 予曰:此病非吾不能治。 斑痘相雜,故難識耳。 解去其斑則痘自見,汝切勿憂! 亟作荊防敗毒散加元參、升麻,作大劑一服,次早視之,則斑迹不見,痘粒可摸矣。 再進一服,其痘起發,調理半月而安。 |
圻水汪白石女方二歲,出痘遍身,紅點大小相雜,無有空處。 白石曰:此女難治。 予曰:此斑疹夾痘證也。 乃教吾次男邦孝以升麻葛根湯加防風、荊芥、元參、連翹、牛蒡子、淡竹葉、木通;一服減十之三,再服減十之七,三服痘磊落明白。 白石曰:先生神術也。 |
本邑各衙出痘,先二衙一子一女出,長子後發熱見紅斑,予疑是夾斑證,三四日後,其斑盡收,熱退身涼,痘不出。 四衙小男女正出痘,一子發熱亦出紅斑,亦亡恙。 乃信人有不出痘者,或發斑,或發疹,或發水痘,皆可折過也,必在正出痘時方論。 |
英山鄭斗門一子,出痘將見形,作癢不能禁,亟請予治,迎謂曰:吾只此子,今痘作癢奈何? 予曰:起發時作癢者逆也,貫膿時作癢者逆也,將靨時作癢者險也。 險者可治,逆者不可治。 出見便癢,經傳中原無是證,待吾思之。 頃之,予謂之曰:吾思仲景《傷寒正理論》【傷寒正理論,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之誤】。 云:太陽經病身癢者,此邪在表,欲出不得出也,桂枝麻黃各半湯。 陽明經病,皮中如蟲行者,此肌肉虛也,建中湯。 令嗣身癢,正是痘欲出不得出,與太陽證同,非陽明肌肉虛證也。 乃以各半湯方內去桂、杏,加升麻、葛根、牛蒡子;一服而癢止,痘出甚密。 留予守治,半月而安。 斗門謝曰:非公達仲景之妙,安能有此子也! |
吾第七子婦徐患痘,大熱大渴,眼紅脣裂,自利清水,妄見妄言﹝raving﹞,循衣摸牀,遍身紅斑,俱如蚊跡,皆逆證也。 人皆危之。 予議曰:此毒在三焦,表裏俱熱,非大發大下之劑,不可救也。 乃以通聖散全料大劑與之,才一劑而前證悉去,痘即出現甚密;復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防風、金銀花、連翹、桔梗,調理癒。 其痘自下收起,亦奇事也。 |
圻水羅野松年十六出痘,其父月湖延予視之。 予往,先有張醫在。 張之言曰:凡出痘者,春夏為順,秋冬為逆。 今冬出痘,時逆也;痘起發頭面要腫,今被寒氣鬱遏,毒不得出,故頭面不腫,證逆也。 奈何? 予曰:不然。 春夏為順,秋冬為逆,非以時言,以痘疹言也。 蓋春夏者,發生長養之令也;秋冬者,收斂閉藏之令也。 痘本陽毒,自出現而起發,自起發而成膿,如苗而秀,秀而實,故曰春夏為順。 如應出不出,應發不發,謂之陷伏,故曰秋冬為逆。 頭面不腫者,順痘也;頭面浮腫者,險痘也;頭面預腫者,逆痘也。 今痘本磊落,尖圓堅實,其毒輕微,故起發而頭面不腫。 若頂平根闊,肌肉鮮紅,此為毒甚,不待起發,而頭面先腫矣。 張曰:起發大遲,由虛寒始,宜服溫補。 予曰:痘無病,不須服藥。 吾觀此痘紅潤鮮明,表氣實;大小便調,裏氣實也。 無熱無渴,無他病也。 於此補之,謂之實實。 公且止! 吾計十數日必收靨矣。 果未嘗進一刀圭藥也。 |
徽人吳印墩子出痘,胡三溪邀予同往視之。 磊落紅活,順痘也。 其兒脾胃素弱,起發略遲,復請醫萬世喬,見不起發,謂其氣虛,妄投陳氏木香散一劑,痘轉平不起。 又投陳氏異功散一劑,其家驚懼,再請予同三溪視之,曰:噫! 死矣! |
圻水一屠家子出痘,正貫膿時,請一巫者,誦呪噀水解厭後,忽加瘙癢,痘形平塌,其色青白而氣腥臭。 予往視之,曰:此犯房室穢氣也。 急令買膠棗一觔,燒煙薰之,瘡轉紅活而癢亦止。 問其故? 老巫他往,而子代之,有房事。 |
○呪○→【呪〔incantation〕:音:ㄓㄡˋ。意:「咒」的異體字。】 ○噀○→【噀﹝spurt_out_of_the_mouth﹞:音,ㄒㄩㄣˋ。意:含在口中而噴出:噀水。】 |
邑人胡半峯子五歲出痘,起發時頂平而陷,請予視之。 予曰:順痘也。 凡出痘者,以 氣血和平為主,尖圓堅實者,氣也; 紅活明潤者,血也; 紅活平陷者,血至而氣不足也; 圓實而色白者,氣至而血不足也; 平塌灰白者,氣血俱不足也; 焮腫紅綻,氣血俱有熱也。 令嗣痘出即密,時日未到,氣血未周,以漸起發,得其常也,故曰順痘,不須服藥。 已果然。 |
圻水汪沙溪子痘出膿成,時頭面腹背皆飽滿,惟手足自肘膝至掌指猶未起發。 予驚曰:脾主四肢,此子脾胃何甚弱也? 祖母葉氏曰:吾孫生三日,母即死,是吾嚼粥飯養大也。 予用建中湯加黃芪、防風,只一服而疹盡起腫作膿矣。 時沙溪夫婦信奉魯湖黑神於家,此子寄名於神,未出痘先,神降童云,壇保吾老黑承管,只要痘出得少。 至是痘甚密,予等朝夕笑玩,以計逐之使去。 |
圻水李望松在監時,其子一歲,在家中出痘,請吾往視之。 起發時,都是水痘。 予曰:痘乃胎痘,五臟各具一證,肝為水疱,肺為膿疱,心為斑,脾為疹,腎為黑陷。 此乃肝臟之證,喜皮厚肉堅而色蒼蠟。 若皮薄色嬌,不可治也。 乃以四君子湯加黃芪、防風、牛蒡子,母子同服,十三日安。 |
邑令梁厚村子出痘,起發時多成膿疱,請予治之。 予告之曰:此險痘也,治晚矣! 公曰:但盡爾術。 越二日,瘙癢作而死。 |
英山鄭兩川子九歲出痘,起發時額上兩頰皆成水疱。 吾曰:逆痘,不可治也。 痘證自有次序,初出一點,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膿成而毒解矣。 如苗而秀,秀而實。 今方苗而秀,吾恐早發還先萎也。 七日後更論。 未及七日,大癢而死。 |
一男子年二十餘,出痘甚密,起發時腫異常,面如錫餅,形狀可畏,人皆危之。 予所喜者,飲食如常,大小便調,安靜而睡。 一醫欲投木香散。 予曰:痘疹無疾,不須服藥。 色白者痘出太多,氣血未能周遍也,數日之後,自然收靨矣。 果二十餘日安。 |
一小兒出痘甚密,不甚起發,面如錫餅,食少而渴。 一醫欲投木香散。 予曰:此兒無吐瀉裏虛之證,不可用也。 乃以保元湯加當歸、赤芍藥、防風、桔梗、牛蒡子,調理而安。 |
一婦人二十四五,出痘甚密,面腫甚,身無完膚,七八日後,眉心脣上有成血漿者,或謂正當作膿之時。 予曰:未也。 面瘡帶赤,猶是血也。 未曾化水,遽爾成膿,此惡候也,後必潰爛死。 果然。 |
一小兒起發作癢,予曰:諸癢為虛。 此非虛也,乃火邪也。 人以湯沃之,火炙而癢,可以例推。 乃用升麻葛根湯加防風、荊芥、紫背浮萍,只一服而癢止。 |
一小兒痘起發時,痘瘡作痛而呻吟。 予曰:痘脹作痛者佳,膿成痛自止矣。 今痛太甚者,血熱也。 升麻葛根加紅花、連翹、牛蒡子、忍冬花,服之即止。 |
邑令朱雲閣子出痘,至起發時,項後手背有二痘變黑者,摸之則痛,此痘疔也。 急取胭脂數帖,水浸取汁塗之,盡汁而止。 次日視之,已紅瑩起發矣。 |
邑人汪我溪子出痘,起發時有變黑者,予以雲閣子之事語之,教取胭脂汁塗之。 其內周氏不聽。 予謂我溪曰:不用吾言,蔓延不可為也。 後果一身盡成黑痘而塌,復出一層又塌,如此者三而卒。 |
王思泉子出痘起發,時漸變黑,急請予治,已蔓延一身矣。 其兄少峯議曰:吾聞痘瘡變黑歸腎者不治。 公謂何如? 予曰:黑痘有二證: 一則乾枯變黑者,此名倒陷,乃邪火太熾,真水已涸,故曰歸腎不治; 一則痘色變黑,未至乾塌,此疫毒之氣,所謂火發而熏昧者也。 令姪之痘,正是此類,吾能治之。 乃用當歸梢、生地黃、赤芍藥、酒紅花以涼血,黃芪、人參、生甘草以瀉火補元氣,酒炒芩、連、牛蒡子、連翹、升麻以解毒,防風、荊芥以疏表,每劑入燒人屎﹝一錢﹞;連進十三劑,痘色轉紅,膿成而收靨矣。 少峯曰:吾未見能治黑痘者,人奪天巧,信哉! |
李良臣子出痘,至起發時,變黑而乾,急延予治,乃問其大小便何如? 乳母答曰:自初發熱,到今未大便。 曰:此熱盛於內,宜急解之。 因製一方;用麻黃酒蜜拌炒焦黑、紅花子、紫草、人中黃、連翹、酒蒸大黃、燒人屎,水煎服;外用膽導法,取下燥屎,痘轉紅活。 後以四物湯去川芎加紫草、木通、枳殼、生甘草,調理收靨而安。 |
圻水汪白石子出痘方八歲,請予治。 起發時有黑枯者,予曰:此痘疔也。 用四聖散,胭脂汁調,銀簪撥開痘頭塗之,即轉紅活,亦不延蔓。 數日後,應收不收,問之,不解已七日矣,知其腸肉燥結。 其家信佛事禁殺,予強取猪肉爛煮和汁與食,果腸潤便通,痘旋收靨。 |
英山鄭鄫子出痘,請予往治。 起發時,肩膊腰臀間,有數個乾黑者,急以胭脂塗調四聖散,銀簪撥開痘頂,入藥於中,須臾起發紅活,亦不延蔓。 時鄫叔鄭斗門善醫,同在調理,因問予曰:痘瘡變黑,有可治,有不可治者,何也? 予曰:痘瘡變黑,其證為逆,治之貴早,不可緩也。 緩則延蔓傳變,倏出倏沒,迤邐而死矣。 治此痘者,亦有數法:如四圍有水中心黑陷者,只用胭脂塗法,須頻頻作之,直待轉紅起胖而止。 如痘子乾黑,根腳堅硬者,可用四聖散,即今之治法也。 若皮肉不活,根腳不腫者,決死勿治。 若起發有水,頂平而黑者,宜內服涼血解毒藥加燒人屎,外用胭脂塗法。 若大便不通者,此裏熱熏蒸得之,宜內服四物三黃湯,外用膽導法,得利後而變紅活也。 若泄瀉者﹝diarrhea﹞,此虛寒也,宜用保元湯加木香、桂。 如盡乾黑煩躁悶亂者,決死不可治。 斗門稱善。 |
李廷讓子四歲出痘,十日後,予視之,見其痘頂平陷,根窠紅紫,昏睡不食。 予曰:不可救也。 次日死。 |
張月山妹出痘,起發止空殼,延予視之。 予曰:此氣有餘而血不足也,責在肝經。 用四物湯、小柴胡湯服之,雖作膿,亦未飽滿而收。 予曰:凡痘瘡不成膿,或膿少者,皆發癰毒。 此足厥陰肝病,必發項疽。 已果然。 |
予長子邦忠三歲出痘。 先君年八十,始得一孫,與先母珍愛甚篤。 至膿成將靨時,忽作泄瀉﹝diarrhea﹞,瘡變灰白。 先君曰:此虛寒證。 命作木香散服之。 未盡其劑,泄止瘡復紅活。 時鄰居民曾顯榮長子出痘密甚,將靨,亦作泄瀉﹝diarrhea﹞,痘變灰白,又作癢,亟來請藥。 先君即以前未盡劑姑與服之,泄亦止,而瘡轉紅活不癢矣。 |
郡別駕壬峯蕭公女七歲出痘,請杜近林治之,連服保元湯。 公因瘡密憂甚,延予視之。 予曰:表裏俱實,雖密,順痘也,不必服藥。 公江西永豐人,彼處出痘者,專食雞。 予以理實告,雞不可食。 公不聽,日取大雞爛煮,以汁飲之。 至膿成將靨時,忽大泄,日夜五六次,所下皆清水,公命止之。 全曰:裏氣太實,正須泄耳。 次日,泄益甚。 予視其痘飽滿紅活,不與服藥。 公怒曰:吾女好痘,莫有失也。 予曰:保無他。 杜亦惑之,欲進肉豆蔻丸,予止之。 至第三日大泄水一行,予告公曰:泄止矣! 公問未服藥何以止? 予曰:此坐飲雞汁太多,水留腸胃之中,今泄者,名蓄水泄也,水盡泄自止。 與四君子湯加陳皮調理而安。 公甚稱服。 |
一小兒痘本輕疏,因傷食﹝dyspepsia﹞腹痛﹝abdominal_pain﹞而嘔;用平胃散加砂仁、藿香葉、煨生薑而嘔止。 |
一小兒因食生冷,傷脾胃而嘔,痘變灰白;用錢氏異功散加砂仁、丁香、桂而嘔止。 |
一小兒痘密甚,喉舌都是,將靨時,嗆水嘔食,雜膿血痂皮痰涎而出;用甘桔湯加牛蒡子頻呷之,調理而安。 |
一小兒膿成將靨,忽作乾嘔﹝dry_vomiting﹞,雖不飲食,當忽自嘔噦。 予視其痘不作膿,不滿頂,曰:此逆痘也。 乃誦冰凍葉落絃絕聲嘶之言以告之。 後失聲﹝aphonia﹞悶亂而死。 |
胡三溪女七歲出痘,初發熱,兩手如撚物狀。 時喻正甫亦在。 予曰:此肝病也。 《經》云:其為病也握,宜平其肝。 以瀉青丸方去大黃加甘草、柴胡、青皮;一服而握止。 予欲再進一劑,其母匡氏不喜,喻順其情,呼曰:好痘勿藥。 予曰:噫! 凡肝病者,多水泡而作癢,吾欲止之未發之前,既不聽,七日後再議。 予但言用心守護。 果至第六日夜,面瘡盡抓破矣。 匡乃大哭,請予治之。 喻亦嘆曰:何變之速耶? 予曰:向欲預防此變,爾等不信,今何嘆惜哉? 請勿憂! 予能治之。 乃用保元湯加防風、白芷;一服癢止,再服著痂而瘡亦平。 |
吳近濱二女出痘,請予調治。 長女順吉。 次女將養膿,面上有乾靨者,犯倒陷逆證,原無治法。 乃主一方;用黃芪、人參、甘草節、當歸、赤芍藥、生地黃、金銀花、牛蒡子、連翹、麻黃蜜酒拌炒黑、紅花子,水煎調穿山甲末。 且告之曰,此藥服後,若瘡先乾者,復起作膿;未乾者,胖壯飽滿。 痘空地上再出小痘,上也;痘不作膿,不補空,或發癰毒,次也。 否則無可為計矣。 連進三服,已乾者不腫,未乾者飽膿,空中補痘不多,手足發癰,後以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連翹調理而安。 |
圻水丘蓮塘季子出痘,正作膿瘙癢煩哭,亟請予往。 見其面痘磊落紅綻,膿漿未熟,兩頰先乾,皮肉木硬,因其珍愛,難以凶告。 但曰:左頰屬木,肝也,肝主血,藏魂。 右頰屬金,肺也,肺主氣,藏魄。 兩頰木硬,氣血不榮,魂魄不靖,所以煩哭也。 蓮塘固請用藥,余辭不能治。 欲解其毒則中氣反傷,欲補其中則邪火正盛,因告退。 是夕加煩而死。 |
圻水徐桂山子文禎年十七出痘,請予調治。 至膿成將靨時,忽發狂妄言﹝raving﹞起舞,或毆人罵人,皆平日讎恨者,一身瘡盡迸破。 父母恐有魘呪,亟延田巫禳之。 田盡其術,病者不少寧,乃問予。 予曰:信巫不信醫,待巫無驗,吾方治之。 田亦自知非魘,乃告予曰:請用藥,勿相徇也。 吾用安神丸百粒,作二次服,良久始省,問其所為,夢也。 |
○魘○→【魘﹝nightmare﹞:音,ㄧㄢˇ。意:惡夢。做惡夢時,胸口感到壓迫,呼吸困難。】 ○呪○→【呪〔incantation〕:音:ㄓㄡˋ。意:「咒」的異體字。】 |
麻城鄒漬溪子出痘,至養膿時大渴不止,予議用人參麥門冬散,傳醫即依本方修合。 予謂曰:此乃瘡出太甚,津液不足之證。 白朮燥津液,茯苓滲津液,皆所禁也。 吾借古方而行己意,教以本方去白朮、升麻加生地黃、天花粉、知母、淡竹葉;一服渴止。 |
邑孝廉萬賓蘭子出痘,至養膿時大渴不止,予用人參麥門冬散去白朮、升麻加生地黃、天花粉,作大劑代湯飲之;一服渴止。 |
圻水李宅一女出痘,至膿成將靨時,發腹脹且痛﹝abdominal_distention_and_pain﹞,氣喘﹝asthma﹞呻吟,請予治之。 予視其瘡既胖壯,膿又飽滿,診其脈弦滑。 予曰:此非痘毒,乃傷食﹝dyspepsia﹞也。 因問曾食雞肉糯米飯,予曰:急下之! 女之祖知醫,乃曰:痘瘡首尾不可下,恐虛其裏,不靨也。 予曰:病不執方,藥貴對證,有是病則投是藥,下之無妨。 遂以原物作湯,吞丁香脾積丸,得利而安。 |
英山金宅一子出痘,成膿時忽腹脹作痛﹝abdominal_distention_and_pain﹞,氣喘﹝asthma﹞煩悶,延予視之。 其痘光壯飽滿,非毒也,必曾傷食﹝dyspepsia﹞。 問之,果因麵食過飽。 乃用原物湯送下丁香脾積丸,得利病稍定;再用錢氏異功散加青皮、山楂;一服癒。 |
邑丞雷省齋次孫五歲出痘,延予四子邦治視之。 此孫嘗拜醫萬世喬為恩父,世喬恃熟,專恣無忌,邦治用藥,必力阻之,衣之以厚綿,圍之以厚被,日夜向火,任其飲酒,未七日而靨。 予聞日期未足,其收太急,親往視之,見其自面至腰,潰爛平塌,無作痂者。 乃告曰:此非正收,是倒靨也。 亟用托裏解毒之藥,減去衣被,再勿近火飲酒,可保無事。 因立一方,以黃芪、白芷排膿托裏,防風、蟬蛻以疏表,青皮、桔梗以疏裏,牛蒡子、甘草以解毒,只一服而潰,瘡復脹,大便膿涎,此毒氣中外無留矣。 予辭歸,又告曰:勿再服藥,恐生他病也。 已而安。 |
予長子邦忠婦李氏,年十八出痘,至成膿時,經水忽行,所下血塊且多,吾妻錢氏以告。 未踰日,婦猝失聲﹝aphonia﹞,問之但搖頭垂淚,自知必死。 家人懼甚。 予思痘瘡變黑歸腎,宜有猝失聲﹝aphonia﹞之證。 今痘已成膿,飽滿紅潤,何以有是逆證也? 沉吟良久,亟呼邦忠曰:勿亂! 吾得之矣。 《內經》云:婦人重身九月而啞者,少陰之脈不榮於舌也。 夫少陰者心也,心生血,諸瘡皆屬於心,瘡毒之火,內起於心,迫血下行,故經血來也。 舌者心之苗,血去則心血虛,不能上榮於舌,故舌萎縮而猝失聲﹝aphonia﹞,不能言也。 乃以生脈散去五味子加當歸身、生地黃服之良,頃之愈;後以十全大補湯加麥冬調理而起。 |
圻水蕭家一子三歲出痘,請吾長子邦忠治,將靨時忽失聲﹝aphonia﹞,邦忠以問予。 予乃示以四證。 忠曰:啼哭有聲,但言語重濁,不清響也。 予曰:此肺熱也。 教以甘桔清金散,服之而安。 |
邑人胡玉峰子出痘甚密,請予調治。 予曰:此兒脾胃素弱,當用補胃之劑,使血氣旺而痘易成就也。 玉峰不聽。 至成膿後,過期不靨,遍身潰爛,寒戰﹝shivering﹞咬牙﹝bruxism﹞,失聲﹝aphonia﹞悉具。 玉峰恐不祥,先倩匠合木,而吾至逐之。 玉峰問故? 予曰:戰者,遍身潰瘡,坐臥艱難,不能自任,非鼓頷寒戰﹝shivering﹞也。 咬牙者﹝bruxism﹞,齦瘡相聚相戛而鳴,非神昏鬬齒也。 失聲者﹝aphonia﹞,欲得肉食,子不與,日夜啼哭思之,非咽爛嗆水也。 子不用吾言,以至此極,若肯進補脾之藥,則即靨矣。 乃從吾言。 予用調元湯加防風、白芷,暗入熟附一片;連進三劑而安。 |
○鬬○→【鬬:音:ㄉㄡˋ。異體字:鬥,闘】 |
邑庠生余光庭十九歲出痘,延予與韓鳳岐治之。 十日後,膿成漿靨,忽作厥逆﹝reverse_flow﹞,診其脈,促而代,予謂韓曰:厥逆者﹝reverse_flow﹞,惡證也。 促代者,怪脈也。 痘瘡順正,飽壯明潤,何以得此脈證也? 韓亦憂疑。 予思厥逆﹝reverse_flow﹞三證,一曰胃寒﹝stomach_cold﹞,二曰水逆﹝water_regurgitation﹞,三曰胃敗,皆不相干。 《經》曰:諸氣逆沖上,皆屬於火。 ﹝All_disorders_with_upward_perversion_are_ascribed_to_fire.﹞ 此火氣炎上之象。 乃問其大便何如? 曰:自出痘到今,七日未更衣。 予曰:燥屎壅塞,下竅不通,毒火炎上,出於上竅,故厥逆﹝reverse_flow﹞也。 促代之脈,得之厥逆﹝reverse_flow﹞,氣逆脈亦逆也。 又取猪胞導之,取下燥屎,厥逆﹝reverse_flow﹞即止,而脈亦調勻,隨起。 |
圻水徐淑道十三歲出痘,請先君菊軒醫治。 一日,歸家而嘆,全問何事? 先君曰:圻水徐生出痘,父喪母寡,今不可治矣。 全問其證,先君曰:痘已成膿,只待收靨,今變黑歸腎,故不可治。 全曰:全能治之。 乃往視之。 見其痘磊落,膿漿飽滿,神識清爽,語言清亮,自告予曰:先生救我! 問其大便,五日未通。 全告先君曰:此痘正宜收靨,裏實熱蒸故潰爛也。 其色蒼黑,亦正色也。 但解其裏即靨矣。 先君問以何方? 全曰:四順清涼飲。 與之一服,下燥屎二十餘枚,痘隨收靨而安。 先君問全曰:汝未習醫,何以知其變色為正色,非歸腎也。 全曰:此在邵子皇極經世中,乃誦其東赤南白西黃北黑之言而詳解之。 先君曰:爾以儒為醫矣! |
#經筋醫學;經筋手療;經筋保健;經筋教學;經筋雕塑;經筋平衡;經筋整體保健;永康堂‧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