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禮記》: |
《曲禮下》: |
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
【《大全》嚴陵方氏曰:君於平居無事之時,其膳也,膳夫品嘗之,太子親視之,亦以致其謹而已。 則於有疾之時,尤所不可忽也。 醫之為術,苟非父袓子孫傳業,則術無自而精。 術之不精,其可服其藥乎? 周官司徒以世事教能者,良以此也。 雖然,經之所言,亦道其常而已。 若夫非傳業而或自得於心者,未及三世固在所取也。 故周官醫師止以十全為上,或傳之非其人,雖三世亦所不取也。 故孔子言無恒之人,不可以作巫醫。 《集說》鄭氏曰:嘗度其所堪,不三世不服其藥,謹物齊也。】 |
【孔氏曰:凡人病必服藥,父子相承至三世,則能謹物調齊矣。 又說云:三世者,一《黃帝.針灸》,二《神農本草》,三《素女脈訣》,不習此三世之書,不得服其藥。】 |
【藍田呂氏曰:孔子所慎齊、戰、疾。 疾者危事也。 危而不謹,取禍之道也,況君親之疾乎? 藥弗瞑眩﹝Close_the_eyes_dizzy﹞,厥疾弗瘳,則攻疾之藥,未嘗無毒。 好惡或失其性,齊量或失其宜,寒熱補瀉或反其用,小則益病,甚則至於喪身。 為人臣子者,不嘗試而用之,不忠不孝莫大焉。 此許世子止以不嘗藥之過,所以被弒君之名也。 醫至三世,治人多矣,用物熟矣,功已試而無疑,然後服之,亦謹疾之道也。】 |
【山陰陸氏曰:三世相傳,意之所不能察者察矣。 世云:老醫少蔔。】 |
#經筋醫學;經筋手療;經筋保健;經筋教學;經筋雕塑;經筋平衡;經筋整體保健;永康堂‧張老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