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術名流列傳 宋.皇甫坦: |
按《宋史》本傳:皇甫坦,蜀之夾江人,善醫術。 顯仁大後苦目疾,國醫不能療,詔募他醫。 臨安守臣張偁以坦聞,高宗召見,問何以治身? 坦曰:心無為則身安,人主無為則天下治。 引至慈寧殿治太后目疾,至癒。 帝喜,厚賜之,一無所受,令持香禱青城山,還復召問以長生久視之術。 坦曰:先禁諸欲,勿令放逸,丹經萬卷,不如守一。 帝歎服,書清靜二字以名其菴,且繪其像。 禁中荊南帥李道雅敬坦,坦歲謁道。 隆興初,道入朝,高宗孝宗問之,皆稱皇甫先生而不名。 坦又善相人,嘗相道中女,必為天下母,果為光宗後。 |
按《九江通志》皇甫坦,字履道,臨淄人,避地入蜀,居峨眉山。 嘗暮行風雪中,聞人有呼之者,顧一道人臥小菴中,因留與抵足睡,坦自覺熱氣自兩足入,蒸蒸浹體,甚和適。 比曉,道人告曰:他日可訪我於靈泉觀。 坦後往靈泉訪之,始知所遇者,妙通真人朱桃椎也。 其後復與妙通會酒肆中,盡得坎離虛實之旨,內外二丹之秘,常宴坐不寐,其兩足外踝皆平偃,頂有珠光。 紹興中,顯仁太後患目,國醫不能瘳。 大後夢黃衣道士,髯面長耳,自言能治目,高宗詔有司物色之。 臨安守廉得以聞,詔入見慈寧殿,坦為噓呵布氣,目即癒,臀脫瞭然矣。 又詔療仙韶甄孃躄,亦即癒。 辭還山,兩宮賜賚甚厚,皆不受。 坦既還山,賜詔存問,詔築室廬阜,以便往召,兩宮賜金為築室費,不受。 賜禦書清靜菴額,詔繪坦像禦贊之。 |
浹○→【浹〔soaked〕:音:ㄐㄧㄚˊ。意:汗流很多,透澈、浸透。】 ○→【賚﹝to bestow, to confer﹞:音:ㄌㄞˋ。意:動:賞賜、賜予。】 |
#經筋平衡;經筋醫學;經筋保健;經筋雕塑;經筋手療;##經筋整體保健;經筋教學;永康堂‧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