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振﹝vibration﹞:

傷寒振者。何以明之?

振者森然若寒。聳然振動者是也。傷寒振者。皆責其虛寒也。至於欲汗之時。其人必虛。必蒸蒸而振。卻發熱﹝Fever﹞汗出而解。振近戰也。而輕者為振矣!

 戰為正與邪爭。爭則為鼓栗而戰。振但虛而不至爭。故止聳動而振也。下後復發汗振寒者。謂其表裏俱虛也。亡血家﹝blood_collapse﹞發汗。則寒栗而振者。謂其血氣俱虛也。諸如此者。止於振聳爾。其振振欲擗地者。有身為振振搖者。二者皆發汗過多。亡陽﹝yang_exhaustion﹞經虛。不能自主持。故身為振搖也。又非若振栗﹝shivering﹞之比。

 《經》曰: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dizzy_head﹞。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太陽病﹝taiyang_disease﹞。發汗不解。其人仍發熱﹝Fever﹞。心下悸﹝epigastric_throb﹞。頭眩﹝dizzy_head﹞、身動﹝generalized_twitching﹞。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二湯者。皆溫經益陽。滋血助氣之劑。經虛陽弱得之。未有不獲全濟之功者。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