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藏經》卷下:

療諸病藥方六十道:

萬應圓:

 甘遂(三兩)、芫花(三兩)、大戟(三兩)、大黃(三兩)、三棱(三兩)、巴豆(二兩,和皮)、乾漆(二兩,炒)、蓬術(二兩)、當歸(五兩)、桑皮(二兩)、硼砂(三兩)、澤瀉(八兩)、山梔仁(二兩)、檳榔(一兩)、木通(一兩)、雷丸(一兩)、呵子(一兩)、黑牽牛(五兩)、五靈脂(五兩)、皂角(七定,去皮弦)。

 右件二十味,剉碎,洗淨,入米醋二斗,浸三日,入銀器或石器內,慢火熬,令醋盡,焙乾焦,再炒為黃色,存性入後藥。

 木香(一兩)、丁香(一兩)、肉桂(一兩,去皮)、肉豆(一兩)、白術(一兩)、黃芪(一兩)、沒藥(一兩)、附子(一兩,炮,去皮臍)、茯苓(一兩)、赤芍藥(一兩)、川芎(二兩)、牡丹皮(二兩)、白牽牛(二兩)、乾薑(二兩)、陳皮(二兩)、芸台(二兩,炒)、地黃(三兩)、鱉田(三兩,醋炙)、青皮(三兩)、南星(二兩,漿水煮軟切焙)。

 右二十味,通前共四十味,同杵羅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菉豆大,用度謹具如左,合時須在一淨室中,先嚴潔齋心,滌慮焚香,精誠懇諸方聖者,以助藥力,尤效速也。

結胸傷寒用油漿水下七圓,當逐下惡物,如人行二十裏未動(再服)。

多年積結,殗食﹝Food_stagnation﹞癥塊,臨臥水下三圓至五圓,每夜服之,病即止。

如記得因傷物作積,即隨所傷物下七圓(小兒、妊婦、老人勿服)。

水氣通身腫黃者,茯苓湯下五丸,日二服,水消為度。如要消酒進食,生薑湯下一丸。

食後腹中一切痛,醋湯下七丸。

膈氣﹝diaphragm_qi﹞噎病,丁香湯下三丸(夜一服)。

因傷盛勞,鱉甲湯下七丸(日三服漸安減服)。

小腸痃癖氣,茴香湯下三丸。

大小便不通,蜜湯下五丸(未通加至七丸)。

九種心痛﹝nine_kinds_of_heart_pain﹞,茱萸湯下五丸(立止)。

屍注走痛,木瓜湯下三丸。

腳氣﹝Beriberi﹞,石楠湯下五丸(每日食前服)。

卒死氣未絕,小便化七丸,灌之立活。

產後血不行,當歸酒下三丸。

血暈﹝blood_dizziness﹞、血迷、血蠱﹝Blood_tympanites﹞、血痢﹝blood_dysentery﹞、血脹﹝blood_distention﹞、血刺、血塊、血積、血癥、血瘕、並用當歸酒下二丸,逐日服。

難產橫倒﹝occiput_transverse﹞,榆白皮湯下二丸。

胎衣不下﹝retention_of_the_placenta﹞,燒稱錘通紅,以酒淬之,帶熱下二丸,惟孕婦患不可服,產急難,方可服之。

脾瀉血痢﹝blood_dysentery﹞,乾薑湯下一丸。

赤白痢,甘草乾薑湯下一丸。

赤痢,甘草湯下一丸。

白痢,乾薑湯下一丸。

胃冷吐逆,並反胃吐食,丁香湯下二丸。

卒心腹痛,不可忍者,熱醋鹽湯下三丸。

如常服一丸,臨臥茶清下。

五爛疾,牛乳下一丸(每日二服)。

如發瘧時,童子小便酒下十丸,化開灌之,吐利即愈,其效如神,療萬病。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