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太陽壞病 結胸 痞證提綱一 太陽一百十: |
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chest_bind﹞,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chest_bind﹞,以下之太早故也。 |
承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來。 在太陽首篇。 |
病發于陽,風傷衛也。 風傷衛氣,遏逼營血,而生內熱,藏陰衰者,多傳于陽明。 當其經熱方盛,法宜解表,俟至表熱傳胃,乃可攻下。 邪之內傳,腑熱未成,腳熱先作,以陽盛于上也。 熱未入腑,下之若早,中氣受傷,升降倒置。 胃土上逆,膽木不得下行,君相合邪,刑克肺金,肺熱愈隆。 而皮毛不泄,經絡之熱,遂內入胸膈。 經腑之氣,兩相拒格,硬滿作痛,是為結胸﹝chest_bind﹞。 |
病發于陰,寒傷營也。 寒傷營血,束閉衛氣,而生外寒,腑陽弱者,多傳于太陰。 誤下則脾陽下陷,陰邪上填,堵塞心下,是謂痞證。 未下之前,經熱非盛,故下後原無熱入,但痞滿不消,久而鬱甚,則生熱耳。 內傷脾虛之證,往往心下痞﹝epigastric_oppression﹞滿,誤投寒涼,其痞愈甚,即此病也。 |
結胸﹝chest_bind﹞上熱下寒,而下寒不甚,故用陷胸湯瀉上焦之濕熱。 痞證亦上熱下寒,而下寒較重,故用瀉心湯清上而溫下,結胸證﹝chest_bind_pattern﹞惟陽明、少陽有之,以陽旺而生上熱也,陽明上逆,則少陽不降,二氣鬱升,膈熱壅逼,皮毛不泄,故經熱內入。 痞證惟太陰有之,以陰旺而生下寒也。 結胸﹝chest_bind﹞因于下早,痞證因于誤下,大不同也。 結胸﹝chest_bind﹞、痞證,總因胃氣不舒,甲木上逆,但有陰陽之分。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