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藥湯證: ﹝Syndrome_suitable_for_Cinnamomi_Decoction_removing_Paeoniae_Alba﹞ |
【原文】 |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①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21﹞ |
桂枝去芍藥湯方: |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
【詞語解釋】 |
①、脈促:脈象急促有力。 |
【原文析義】 |
本條論述了太陽病誤下後胸陽不振的證治。太陽病誤下有可能引起表邪內陷發生變證的不良後果。本條太陽病誤下後,除脈促胸滿外,未發生其他變證,且表證未解。本證胸滿,乃下後胸陽受損,失于布達所致。然胸陽雖傷,但未致大虛,仍能與邪相爭,邪未全陷,仍有欲求伸展之勢,其脈急促即是明證,脈促一則反映邪氣由表入裏,人體陽氣尚能抗邪,正邪相爭,僵持不下;再則反映胸陽之抗邪能力受挫,不能鼓邪外出。其證目前之機,乃表邪不解,邪陷胸中,胸陽受挫,故治當解肌祛風,兼通心陽,方以桂枝去芍藥湯。 |
桂枝去芍藥湯即桂枝湯去芍藥而成。桂枝合甘草辛甘化陽,為溫通心陽之佳品。生薑合桂枝,辛溫發散,以除表邪。大棗佐甘草以補中州,益中氣。四藥合用,辛甘發散為陽,既可解表邪,又可通心陽。芍藥陰柔,有礙宣通陽氣,故去之。 |
【辨證提要】 |
【辨證要點】:桂枝去芍藥湯證由太陽表邪和胸陽不振兩組症狀組成,其辨證要點是胸滿,脈促,惡風寒,發熱,汗出或不汗出等。 |
【病機】:胸陽不振,表邪未解。 |
【治法】:解肌祛風,宣通陽氣。方用桂枝去芍藥湯。 |
【疑難點擊】 |
對於本條「脈促,胸滿」成無已認為屬陽氣虛。柯韻伯認為是「寒邪內結,將做結胸之脈」。陳念祖認為「陽衰不能出入於內外,以致外內之氣不能交接」,並釋此促脈為「數中一止」。黃元禦認為「則是陽衰胃逆,濁氣充塞」。 |
【醫案選釋】 |
案:心肌炎 |
李XX,女,40歲。患「心肌炎」,入夜則胸滿氣短,必吸氧才能緩解。切其脈弦而緩,視其舌淡而苔白,辨為胸陽不振、陰霾內阻之證,為疏桂枝去芍藥湯,兩劑而症減。後又加附子而獲愈。﹝陳寶明、趙進喜.古方妙用.科學普及出版社,1994﹞ |
【辨治思路】:本案除胸滿氣短外,餘無他症,既無明顯陽氣虧虛,又無明顯中氣不足,結合病史及舌脈,斷為「胸陽不振,陰霾內阻之證」,正與桂枝去芍藥湯病機相符,故用該方宣通胸陽,胸陽一振,陰霾得散,其症即除。 |
【現代研究】 |
由於桂枝去芍藥湯可外散風寒,內通心胸之陽,故臨床上無論其有無表證,俱可應用,現多用於治療心律不齊、陽虛外感咳嗽、胃下垂、支氣管哮喘伴肺心病等。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對小鼠流感病毒感染、肺炎、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功能和超敏反應、新斯的明致腸道功能紊亂等均有明顯作用。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