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選方:(五方)
芎菊散:
治暴赤眼。
薄荷(二兩)、菊花、甘草、芎藭(各一兩)、防風(七錢)、白芷(半兩);
上為細末。食後茶少許沸湯點服。如傷風。用酒調服。其效尤速。
冀州郭家明上膏:
治遠年近日不睹光明,內外障眼,攀睛胬肉。連瞼赤爛。隱澀難開。怕日羞明。推眵有淚。
視物茫茫。時見黑花。或瞼生風粟。或翳膜侵睛。時發癢痛。並皆治療。
此藥神妙無比,不可盡述,兼治口瘡。塗之立癒。冀宰曾合服。甚奇。
白沙蜜(一斤)、黃丹(四錢)、硇砂(另研)、乳香(另研)、青鹽、輕粉、硼砂(以上俱另研各二錢)、麝香(另研五分)、金星石、銀星石、井泉石、雲母石(各一兩)、腦子(另研,二錢)、黃連(去鬚)、烏魚骨(各五錢);
上件藥於淨室中。不得令婦人雞犬見。用銀石器內慢火先炒黃丹令紫色。次下蜜。候熬得滴水不散。其色皆紫。次入臘月雪水三升。再熬二十餘沸。將其餘藥研入末一處同熬。用箸滴在指甲上成珠不散為度。以濃紙三張鋪在筲箕內。
傾藥在紙上濾過。再用瓶子盛。放在新水內浸三晝夜去火毒。其水日一易之。看病眼輕重。臨晚用箸頭蘸藥點大眦頭。以眼澀為度。若治內障眼目,用面水和成條而捏作圈子。臨睡置眼上。傾藥在內。如此用之。一月見效。
五蛻散:
治內障得效方。
龍蛻(即蛇皮)、蟬蛻、鳳凰蛻(鳥花雞卵殼)、佛蛻(即蠶紙)、人蛻(男子退髮);
上等分。不以多少。一處同燒作灰。研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熟豬肝吃。不拘時候。日進三服。
五生散:
治目赤。去頭風。退翳。錢文子傳。
天雄、附子(尖,各半兩)、防風(一兩)、天南星(一兩)、川續斷(一兩並生用);
上為飲子。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酒少許。煎至六分。食後溫服。因頭風而病目者,服之必效。
地黃丸:
唐丞相李恭公扈從在蜀中。日患眼。或澀或生翳膜。或即疼痛。或見黑花如豆大。累累數十不斷。或見如飛蟲翅羽。百方治之不效。
僧智深云:相公此病緣受風毒。夫五臟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腎是肝之母。令腎受風毒。故令肝虛。肝虛則目中恍惚。五臟亦然。腳氣消渴諸風等。皆由腎虛也。地黃丸悉主之。
生乾地黃(一斤)、熟乾地黃(一斤)、石斛(去苗,四兩)、防風(去蘆,四兩)、枳殼(麩炒,四兩)、牛膝(酒浸);杏仁(去皮尖麩炒黃為末入瓦器內去油);
上為細末。不犯鐵器。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以豆淋酒下五十丸。
豆淋酒法。黑豆半升。淨揀簸炒令煙出。以酒三升浸之。不用黑豆。用此酒煮獨活。即是紫湯也。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