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口燥: |
口乾燥者,邪熱結聚上焦,陽明胃經所主,肺熱者亦有之。 肺熱,涼膈散。 胃熱,竹葉石膏湯。 |
身熱已減,表邪已解,有下症者,三承氣湯選用。 少陽病,口苦舌乾,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 陽明病背惡寒,口乾燥,白虎湯。 熱傳少陰,口燥咽乾而渴,手足冷,脈反沉澀不治之症也。 按:口燥與口渴不同。 口渴者,口中尚有津液,但時時欲飲水。 口燥咽乾者,口中燥裂,津液全無。 仲景於背惡寒條,以口中和、不乾燥者,為陰寒,若背惡寒,口乾燥者,為陽熱。 然又當以消水不消水,小便清白紅赤,以定寒熱。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