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卷二 |
似瘧: |
似瘧者,發作有時而准也。 按:似瘧與潮熱,皆不失時候。 但熱不寒者,名潮熱;先寒後熱者,名似瘧。 故曰:似瘧,表症也。 發于晝,邪在陽分氣分者輕;發于夜,邪在陰分血分者重。 若發于寅卯二時,少陽症也,柴胡湯主之。 寒多者,加羌活、防風;熱多者,加黃芩、山梔。 若發於辰巳午三時,或一日一發者,太陽症也,加減羌活湯主之。 寒多,倍加羌活、防風;熱多,加黃芩、山梔。 發于未申二時,或間日一發者,陽明症也,乾葛湯主之。 若寅卯先見煩躁煩熱,至未申而熱甚者,陽明而兼少陽也,重加柴胡黃芩。 若發時寒多,加羌活、防風;熱多,加知母、石膏。 此以時候分各經主治之法也。 又有:一日一發,惡寒頭痛,脈浮而數,為太陽經,即以前方羌活湯。 若間日發作,熱多寒少,脈長而大,煩渴消水者,為陽明經,即以前方乾葛湯加減主之。 若寒熱口苦,脈弦而數者,為少陽經,即以前方小柴胡湯加減服之。 此又據症據脈,分各經主治之法也。 寒熱發在午前者,表症也,宜發表。 寒熱發在午後者,邪在半表半裏,一半散表,一半清裏。 若但熱不寒,發在午後者,癉陽症,宜清裏為急。 大凡似瘧,發作不愆其期者,則非虛熱,不論日數,悉作邪治。 有表邪惡寒,失散表邪,內伏變症。 有裏邪,失治,裏邪病必不愈。 若發時手足皆冷,甚至麻木,此積熱從內發外,風寒束其外,裏熱不得發越,是以手足反冷,宜先散表邪,後清積熱。 積熱先感,伏於內,未曾發病。 風寒後感,束於外,其病乃發。 後感之風,寒在外而近,故先寒。 先感之積熱,在內而遠,故後熱。 積熱本病,表寒標病,近者先治,故凡病先散表,後清裏也。 若發時胸前或滿,或嘔,或熱,或嘈,或痛,或噁心,此痰飲內伏,故嘔吐也,宜以二陳導痰湯。 熱令有火,加山梔、川連、沖竹瀝熱服。 若胸前飽悶,嘔吐不食,此食滯胃家,宜以平胃保和散、青皮檳榔散、草果飲,加白豆蔻、川連。 若內有積熱,忌辛燥者,沖蘿蔔汁。 以似瘧症必夾痰食而起者,故曰瘧家中脘,多蓄黃水,腸胃有痰飲積食,至其時則發作上潮,宜先用吐法,隨用導痰湯、草果飲、保和散消盡痰積,重加檳榔、楂肉,則無瘧母癖塊之患。 |
大凡痰飲食積似瘧症,若在熱令發作,雖忌辛溫燥味,又忌生冷抑遏,以此症最易變重。 夫瘧疾間日而發,發後清爽,仍能行走飲食。 若一日一發,發後身雖涼,不能起身飲食,乃太陽經先寒後熱之寒熱病,非真瘧也。 初起先寒後熱,宛似瘧症,失忌風寒飲食,一熱不涼矣! |
此症如發熱汗多,表邪不解,久病不愈。 直待汗少,方是熱減可愈之機。 若一起從來無汗,或汗向少,尚有惡寒表症。 直待汗多,方是表邪表散之徵。 故曰:無汗惡寒,表症也,欲其有汗,散表為先。 有汗潮熱,裏症也,欲其無汗,清裏為急。 如初起胸前飽悶,惡寒發熱,不思飲食,此胃家有滯。 直待胸前寬適,飲食能進,方有愈期。 若胃強能食,發熱不止,此陽明有熱,必減其飲食,則穀氣不助熱邪而熱自減,故云日暮微煩,減穀即愈。 |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 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熱色者,未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一日一發,先寒後熱,如瘧狀,若其人不嘔,清便,則裏無邪,當自可。若一日二三度發,則是邪散,變輕而無准期,脈又見微緩,則為自愈。 若仍見惡寒表症而脈微,當知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若見面熱赤色,此其表邪未解,未得小汗出,身必發癢,仍當發汗,冬月北方用麻桂各半湯。 南方三時用羌活,防風湯。 |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如瘧,日再發,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
服桂枝湯汗大出,病不解,脈反洪大,又與桂枝湯。 又:見形如瘧,若一日兩發,此是表邪欲解之象。 因桂枝止治風邪,寒邪終不得散,故加麻黃一半,以散寒邪,則汗出而必解。 |
可見太陽似瘧,皆主散表,不比陽明似瘧有汗下兩條者。 |
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 脈實者宜下之,脈虛浮者,宜發汗。 下之,與大承氣湯。 發汗,宜桂枝湯。 |
太陽如瘧,皆表邪。 今日晡發熱,此陽明似瘧之症。 故:分脈沉而實,宜下之以大承氣。 脈若不實而浮,尚是太陽似瘧,而以桂枝發汗也。 |
《少陽篇》曰: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
此條:專言女科熱入血室似瘧症。 小柴胡湯兼治少陽、厥陰,再加引入血分之味。 |
小柴胡湯:見寒熱頭眩二門。 |
按:似瘧症,若發寅卯二時,又見弦數之脈,以此方主治。 若惡寒身痛,加羌活;無汗,加防風;胸前飽悶,加枳殼、厚樸、草果、白豆蔻;口渴,加知母、石膏、乾葛;嘔惡,加竹茹,倍半夏。 |
加減羌活湯:見惡寒。 |
似瘧發於午前,見惡寒身痛,伸欠拘禁,為太陽症,故以此方發表。 |
升麻乾葛湯: |
升麻、乾葛、白芍藥、甘草。 |
此治陽明經有汗惡寒之瘧。 若無汗,去白芍藥,加防風,惡寒身痛,加羌活;嘔惡,加半夏、厚樸;口渴消水,加乾葛、石膏;胸前飽悶,加草果、白豆蔻。 |
白虎加桂枝湯: |
似瘧症,表有寒邪,忌白虎,裏有積熱,忌桂枝。 今以石膏之清涼同桂枝,亦能散表。 桂枝辛熱同石膏,亦化清涼。 桂枝治先惡寒;石膏治後發熱。 |
二陳導痰湯: |
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生薑、石菖蒲。 |
胸前飽悶,又見寒熱似瘧,此因痰成瘧,故立此方。 外感表邪,加羌活、柴胡、乾葛。 裏有積熱,加山梔、黃連、白豆蔻、厚樸。 |
平胃散:見譫語。 |
腸胃濕熱,恒發似瘧。 若發時胸前飽悶,悉以食積主治。 兼冒寒邪,加羌活、柴胡、葛根、防風;內兼積熱,加山梔、黃連、枳殼,食積重者,加楂肉﹝一兩﹞、青皮﹝三錢﹞、嘔吐,加竹茹、半夏、白豆蔻。 |
草果飲: |
草果仁、青皮、白芷、生薑、紫蘇、白豆蔻、山楂、萊菔子。 |
人冒外邪,但發寒熱,不成瘧症。 若腸胃先有食積痰涎,後又外感風寒,則發似瘧,故家秘以此消痰積。 若發時惡寒身痛,此後感之表邪急也,加羌活、柴胡、升麻;口渴唇焦,先感之積熱重也,加梔、連。 |
不思飲食,似瘧不愈,消其飲食,不助熱邪,而熱自除。 能食而似瘧不愈,禁其飲食,不助邪熱,而熱自減。 以似瘧之症,皆因內有痰飲積熱故耳。 |
家秘截瘧飲: |
羌活、柴胡、升麻、半夏、厚樸、檳榔、青皮、枳殼、木通、楂肉。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