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味辛,氣平,入手太陰、足陽明胃經。

 下衝逆而除咳嗽,降濁陰而止嘔吐,排決水飲,清滌涎沫,開胸膈脹塞,消咽喉腫痛,平頭上之眩暈,瀉心下之痞滿,善調反胃,妙安驚悸。

 

《傷寒》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人參、甘草、乾薑、黃芩、黃連(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治少陽傷寒,下後心下痞滿而不痛者。

 以中氣虛寒,胃土上逆,迫於甲木,經氣結澀,是以作痞。

 少陽之經,循胃口而下脅肋,隨陽明而下行,胃逆則膽無降路,故與胃氣並郁於心脅。

 甲木化氣於相火,君相同氣,胃逆而君相皆騰,則生上熱。

 參、甘、薑、棗,溫補中脘之虛寒,黃芩、黃連,清瀉上焦之鬱熱,半夏降胃氣而消痞滿也。

A:半升:原作「半」斤,諸本均同,據《傷寒懸解‧卷九》、《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改。

 

 《金匱》治嘔而腸鳴,心下痞者。

 中氣虛寒則腸鳴,胃氣上逆則嘔吐也。

 

 


 

《金匱》大半夏湯:

 半夏(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斤)、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分三服。

 治胃反嘔吐者。

 以脾陽虛敗,水穀不消,而土木鬱陷,下竅堵塞,是以不為泄利,而為嘔吐。

 胃以下行為順,反而逆行,故名胃反。

 人參補中脘之陽,建其樞軸,白蜜潤下竅之結澀,半夏降上逆之胃氣也。

 

《傷寒》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治太陽少陽合病,下利而作嘔者。

 黃芩湯:方在黃芩。

 治太少之下利,加半夏、生薑,降胃逆而治嘔也。

 

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

 治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

 以陽明為少陽膽木所逼,水穀莫容,已消而在下脘則為利,未消而在上脘則為嘔。 半夏降胃逆而止嘔也。

A:升:原作「斤」斤,據集成本、石印本、《傷寒懸解‧卷六》、《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改。

 

《金匱》半夏乾薑

 半夏、乾薑等分。

 為散,漿水服方寸匕。

 治乾嘔、吐逆,吐涎沫。

 以中寒胃逆,濁陰衝塞,肺氣堙鬱,淫蒸涎沫。

 乾薑溫中而下衝氣,半夏降逆而蕩瘀濁也。

A:【散,原作「湯」,諸本均同,據下文「為散」,《金匱懸解‧卷十三》、《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第十七》改。

 

小半夏湯:

 半夏(一升)、生薑(一斤)。

 治心下有支飲,嘔而不渴者。

 以飲居心下,阻隔胃氣,故胃逆作嘔,而不覺燥渴。

 半夏、生薑,降逆氣而排水飲也。

 

苓甘五味薑辛加半夏湯: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一兩)、半夏(半升)。

 治支飲,昏冒作嘔,而不渴者。

 以飲居心下,隔其胃陽,陽升則冒,胃逆則嘔,半夏驅水飲而止嘔冒也。

A:升,原作「斤」,據集成本、石印本、《金匱懸解‧卷十四》、《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改。

 

越婢加半夏湯: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一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半夏(半升)。

 治肺脹,咳喘上氣,目脫,脈浮大者。

A:欲:諸本均同,《金匱懸解‧卷十五》、《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作「如」。

 

 以中氣虛滯,肺胃之降令素遲,一遇風寒,閉其皮毛,裏郁莫泄,胃氣逆升,肺壅為熱,是以咳喘上氣而脈浮大。

 此為肺脹之病,即傷風齁喘而為熱者。

 甘、棗補其中虛,麻黃瀉其皮毛,石膏清其肺熱,生薑、半夏,降衝逆而破壅塞也。

 

《傷寒》半夏散:

 半夏、甘草、桂枝等分。

 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不能服散,水煎服。

 治少陰病,咽痛者。

 以陰氣上衝,因致咽痛。

 半夏、桂枝,降其衝逆,甘草和其急迫也。

 

 


 

《金匱》半夏厚樸湯:

 半夏(一升)、厚樸(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蘇葉(二兩)。

 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

 以濕旺氣逆,血肉凝瘀。

 茯苓瀉其濕,樸、半、薑、蘇,降其逆而散其滯也。

 

半夏麻黃

 半夏、麻黃等分,蜜丸。

 治心下悸者。

 以陽衰土濕,升降失政,脾陷而乙木不能直升,則鬱勃而為悸,胃逆而甲木不能順降。

 則懸虛而為驚。

 胃土上逆,濁陰填塞,心下更鬱,經絡壅澀,礙厥陰風木升達之路,是以心悸動。

 《素問》:胃之大絡,名曰虛裏,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即此謂也。

 驚原於魂氣之虛飄,悸原於經氣之阻礙。

 半夏降胃逆而驅濁陰,麻黃開堙鬱而通絡路也。

A:

 丸:原作「湯」,據下文「蜜丸」、閩本、《金匱懸解‧卷八》、《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第十六》改。

 

人之中氣,左右迴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濁。

 在下之氣,不可一刻而不升,在上之氣,不可一刻而不降。

 一刻不升,則清氣下陷,一刻不降,則濁氣上逆。

 濁氣上逆,則嘔噦痰飲皆作,一切驚悸眩暈,吐衄嗽喘,心痞脅脹,膈噎反胃,種種諸病,於是生焉,而總由於中氣之濕寒。

 蓋中脘者,氣化之原,清於此升,濁於此降,四象推遷,莫不本乎是。

 不寒不熱,不燥不濕,陰陽和平,氣機自轉。

 寒濕偏旺,氣化停滯,樞機不運,升降乃反,此脾陷胃逆之根也。

 安有中氣健運,而病胃逆者哉!

 

甲木下行而交癸水者,緣於戊土之降。

 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浮蕩,此驚悸眩暈所由來也。

 二火升炎,肺金被克,此燥渴煩躁所由來也。

 收令不遂,清氣堙鬱,此吐衄痰嗽所由來也。

 膽胃逆行,土木壅迫,此痞悶膈噎所由來也。

 凡此諸證,悉宜溫中燥土之藥,加半夏以降之。

 其火旺金熱,須用清斂金火之品。

 然肺為病標而胃為病本,必降戊土,以轉火金,胃氣不降,金火無下行之路也。

 半夏辛燥開通,沉重下達,專入胃腑,而降逆氣。

 胃土右轉,濁瘀掃蕩,胃腑衝和,神氣歸根,則鶴胎龜息,綿綿不絕竭矣。

 血原于臟而統於經,升於肝而降於肺,肝脾不升,則血病下陷,肺胃不降,則血病上逆。

 緣中脘濕寒,胃土上鬱,濁氣衝塞,肺津隔礙,收令不行,是以吐衄。

 此與虛勞驚悸,本屬同原,未有虛勞之久,不生驚悸,驚悸之久,不生吐衄者。

 當溫中燥土,暖水斂火,以治其本,而用半夏降攝胃氣,以治其標。

 庸工以為陰虛火動,不宜半夏,率以清涼滋潤之法,刊諸紙素。

 千載一轍,四海同風,《靈樞》半夏秫米之方,治目不得瞑,在邪客篇。

 《金匱》半夏麻黃之制,絕無解者。

 仁人同心,下士不悟,迢迢長夜,悲歎殷廬,悠悠蒼天,此何心哉。

 洗去白礬用。

 妊娠薑汁炒。

 

A:

 殷廬,「殷」,深也。 《文選‧歎逝賦》:「在殷優而弗違,夫何容乎識道。」

 殷廬:深室也。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