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綜錄)

卷五百二:

《醫門羣經辨論》【明‧呂復】:

 古方論:

《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劉向指為諸韓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於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

 蓋靈蘭秘典、五常政、六元正紀等篇,無非闡明陰陽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實切於人身,其諸色脈病名,針砭治要,皆推是理以廣之。

 而皇甫謐之《甲乙》楊上善《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異同。

 醫家之大綱要法,無越是書矣。

 然按西漢《藝文志》《內經》十八卷及扁鵲、白氏二《內經》,凡三家,而《素問》之目乃不列;至隋《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而不指為《內經》;唐‧王冰乃以《九靈》九卷牽合漢志之數,而為之註釋,復以陰陽大論,託為其師張公所藏,以補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

 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亂,訓詁失之於迂疏,引援或至於未切。

 至宋林億、高若訥等正其誤文,而增其缺義,頗於冰為有功。

 今於各篇之內,註意與經相類者,仍斷章摘句,而釋以己意,冀與同志商榷,非敢妄議前修也。

 《內經》《靈樞》,漢、隋、唐《藝文志》皆不錄,隋有《針經》九卷,唐有《靈寶註》《黃帝九靈經》十二卷而已。

 或謂王冰《九靈》更名為《靈樞》,又謂《九靈》尤詳於針,故皇甫謐名之為《針經》,即隋志《針經》九卷。

 苟一書而二名,不應唐別出《針經》十一二卷也。

 所謂《靈寶註》者,乃扁鵲太元君所箋,世所罕傳。

 宋季有《靈樞略》一卷,今亦湮沒。

 紹興初,史崧並是書為十二卷,而復其舊,較之他本頗善,學者當與《素問》並觀,蓋其旨意,互相發明故也。

《本草》三卷,舊稱《神農本經》,漢《藝文志》未詳,至梁陶隱居始尊信而表章之,謂此書應與《素問》同類,但後人多更修飾之耳。

 秦皇所焚,醫方卜術不與,故猶得全錄。

 及遭漢獻之遷徙,晉懷之奔迸,文籍焚,千不遺一。

 今之所存,有此三卷,是其本經,然所出郡縣,乃多後漢時制,疑仲景、華元化所記。

 舊經之藥,止三百六十五種,因而註釋,分為七卷。

 唐李英公世勣與蘇恭參考得失,又增一百一十四種,分為二十卷,世謂之《唐本草

 宋劉翰等又附益醫家當用者二百二十種。

 偽蜀孟昶亦命其臣韓保昇等,以唐本《圖經》參考增廣,世謂之《蜀本草

 至宋掌禹錫等補註,新舊藥合一千八十二種,定以白字為神農所說,黑字為名醫所傳,草石之品,可謂大備也。

 若雷公以下,蔡邕、徐大山、秦承袓、王季璞、鄭虔諸公所撰名《本草》者,凡三十九部,三百五十卷,雖顯晦不齊,無非輔翼舊經焉耳。

 近代陳衍作《本草折衷》,王好古作《湯液本草》,亦刪繁之遺意也。

 竊意舊記郡縣,古今沿革不同,及一物而根苗異名,或同名異質,而主療互見者,尚須考定。

 俾歸於一可也。

 《難經》十三卷,乃秦越人祖述《黃帝內經》,設為問答之辭,以示學者,所引經言,多非《靈》《素》本文,蓋古有其書而今亡之耳。

○燹○→【燹﹝seemingly﹞:音,ㄒㄧㄢˇ。義:名:火、野火。戰爭所引起的焚燒破壞。動:焚燒。】

隋時有呂博望註本,不傳;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說,而醇疵或有相亂;惟虞氏粗為可觀。

 紀齊卿,註稍密,乃附辨楊元操、呂廣、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頗加訂異,而考證未明;李子野亦為句註解,而無所啟發;近代張潔古證後附藥,殊非經意;王少卿演繹其說,目曰重元,亦未足以發前人之蘊。

 余嘗輯諸家之長,先訓詁而後辭意,竊附鄙說其間,以便後學,未敢以為是也。

《傷寒論》十卷,乃後漢張機仲景用《素問》熱論之說,廣伊尹湯液而為之。

 至晉王叔和始因舊說,重為譔次;而宋成無己復為之註釋;其後龐安常、朱肱、許叔微、韓袛和、王實之流,固亦互有開發,而大綱大要,無越乎吐、汗、下溫四法而已。

 蓋一證一藥,萬選萬中,千載之下,如合符節,前修指為羣方之袓,信矣。

 所可憾者,審脈時汩王氏之言,三陰率多斷簡;況張經王傳亦往往反復,後先亥家相雜,自非字字句句熟玩而精思之,未有能造其閫奧者。

 陳無擇嘗補三陰證藥於《三因論》,其意蓋可見矣。

 近人徐止善作《傷寒補亡》,恐與先哲之意不合。

 余因竊舉大要,以補成氏之未備,知醫君子或有所取也。

○閫○→【閫:音,ㄎㄨㄣˇ。意:閫奧﹝innermost_room﹞:內心深處。】

《脈經》十卷,乃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本諸《內經》《素問》《九靈》扁鵲、仲景元化之說,裒次而成,實醫門之龜鏡,診切之指的,自與近代倣託鈐決者不同。

 歷歲既深,傳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

 至宋秘閣林億等始考證謬妄,頗加改易,意其新譔《四時經》之類,皆林氏所增入。

 陳孔固、何大任、毛升、王宗卿輩,皆嘗審訂刊傳,今不多見。

 近人謝堅白以其所藏善本,刻於豫章,傳者始廣。

 余嘗摭其精語,並引《內經》之辭,作《診切樞要》二卷,非敢翦其冗復,間亦補其缺漏,且附私語各條之下,以與同志研究爾。

《脈訣》一卷,乃六朝高陽生所譔,託以叔和之名,謬以七表八裏九道之目,以惑學者。

 通真子劉元賓為之註,且續歌括附其後,辭既鄙俚,意亦滋晦。

 今代王光國刪其舊辭,而益以新語,既不出其畦逕,安能得乎原本?

 餘余如青溪徐裔、甄權、李上交輩,皆自譔者,凡十餘家,亦每蹈襲前說,在叔和之所不取,讀者止記入式歌,以馴至乎《脈經》可也。

《病原論》五十卷,乃隋大業太醫博士巢元方等,奉敕譔集,原諸病候,而附以養生導引諸法,裒成一家之書,醇疵相混,蓋可見矣。

 宋之監署,乃用為課試;元復循襲,列醫門之七經。

 然附會雜揉,非復當時之舊,具眼者當自見之。

 吳景賢亦作《病源》一書,近代不傳。

《天元玉冊元誥》十卷,不知何人所作,歷漢至唐諸《藝文志》俱不載錄,其文自與《內經》不類,非戰國時書。

 其間有天皇真人,昔書其文,若道正無為,先天有之,太易無名,先於道生等語,皆老氏遺意,意必老氏之徒所著。

 大要推原五運六氣、上下臨禦、主客勝復、政化淫正及三元、九宮、太乙、司政之類,殊為詳明,深足以羽翼《內經》六微旨、五常政等篇。

 太元君扁鵲為之註,猶郭象之於南華,非心學之所易曉。

 觀其經註一律,似出一人之手。

 謂扁鵲為秦越人,則傳中無太元君之號。

 舊門倣託,率多類此。

《元珠密語》十卷,乃啟元子所述,其自序謂得遇元珠子而師事之,與我啟蒙,故自號啟元子,蓋啟問於元珠也。

 目曰《元珠密語》,乃元珠子密而口授之言也。

 及考王氏《素問》序乃云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譔《元珠》以陳其道,二序政自相類。

 意者元珠之名,取諸蒙莊子,所謂黃帝遺元珠,使象罔得之之語,則師事元珠子而號啟元者,皆妄也。

 宋高保衡等較正《內經》,乃云:詳王氏《元珠》世無傳者,今《元珠》乃後人附託之文耳。

 雖非王氏之書,亦於《素問》九卷二十四卷,頗有發明。

 余嘗合《素問》觀之,而密語所述,乃六氣之說,與高氏所指諸卷,全不相侔,疑必刊傳者有所誤也。

 原其所從,蓋攟摭《內經》六微旨及至真要等五篇,洎《天元玉冊》要言,而附會雜說,其諸紀運休祥之應,未必可徵,實偽書也。

 苟啟元別譔,果見於世,又豈止述氣運一端而已?

 覽者取其長而去其短可也。

《中藏經》八卷,少室山鄧處中云:華先生佗游公宜山古洞,值二老人授以療病之法,得石牀上書一函,用以施試,甚驗。

 余乃先生外孫,因弔先生寢室,夢有所授,獲是書於石函中。

 其託偽荒誕如此,竟不考傳獄吏焚書之實,其偽不攻自破。

 按《唐志》有吳普集華氏藥方。

 別無中藏之名。

 普其弟子,宜有所集。

 竊意諸論非普輩不能作,鄧氏特附別方而更今名耳。

 蓋其方所用太平錢並山藥者,蓋太平乃宋熙陵初年號,薯蕷以避後陵偏諱,而始名山藥。

 其餘可以類推。

 然脈要及察聲色形證等說,必出元化遺意,覽者細為審諦,當自知之。

《聖濟經》十卷,宋徽宗所作,大要祖述《內》《素》而引援六經,旁及老氏之言,以闡軒岐遺旨。

 政和間,頒是經於兩學,辟雍生吳提為之講義。

 若達道正紀等篇,皆足以裨益政道,啟迪眾工。

 餘如孕元立本制字命物二三章,釋諸字義,失於穿鑿,良由不考六書之過,瑕瑜具存,固無害於美玉也。

 其論諸醫有曰:扁鵲醫如秦鑑燭物,妍媸不隱,又如奕秋遇敵,著著可法,觀者不能察其神機。

○妍媸○→【媸:音,ㄔ。妍媸:美好與醜惡。】

 倉公醫如輪扁斲輪,得心應手,自不能以巧思語人。

 張長沙如湯武之師,無非王道,其攻守奇正,不以敵之大小皆可制勝。

 華元化醫如庖丁解牛,揮刃而肯綮無礙,其造諧自當有神,雖欲師之而不可得。

 思邈醫如康成註書,詳於訓詁,其自得之妙,未易以示人,味其膏腴,可以無飢矣。

 龐安常醫能啟扁鵲之所秘,法元化之可法,使天假之年,其所就當不在古人下。

 錢仲陽醫如李靖用兵,度越縱舍,卒與法會,其始以《顱顖方》著名於時,蓋因扁鵲之因時所重,而為之變爾。

 陳無擇醫如老吏斷案,深於鞫讞,未免移情就法,自當其任則有餘,使之代治則繁劇。

 許叔微醫如顧愷寫神,神氣有餘,特不出形似之外,可模而不可及。

 張易水醫如濂溪之圖太極,分陰分陽,而包括理氣,其要以古方新病自為家法;或者失察,欲指圖為極,則近乎畫蛇添足矣。

 劉河間醫如橐駝種樹,所在全活,但假冰雪以為春。

 利於松柏而不利於蒲柳。

 張子和醫如老將對敵,或陳兵背水,或濟河焚丹,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善效之,非潰則北矣;其六門三法,蓋長沙之緒餘也。

 李東垣醫如絲絃新絙,一鼓而竽籟並熄,膠柱和之,七絃由是而不諧矣;無他,希聲之妙,非開指所能知也。

 嚴子禮醫如歐陽詢寫字,善守法度而不尚飄逸,學者易於摹倣,終乏漢晉風度。

 張公度醫專法仲景,如簡齋賦詩,並有少陵氣韻。

 王德膚醫如虞人張羅,廣絡原野,而脫兔殊多,詭遇獲禽,無足算者耳。

#型、色、體、徵【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手療思路【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醫理探源【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紀實與虛構【Y.C.T@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醫學;經筋手療;經筋保健;經筋教學;經筋雕塑;經筋平衡;經筋整體保健;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