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四: |
醫術名流列傳 周.扁鵲: |
按《戰國策》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聽,目不明。 君以告左右,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
按《史記》本傳:扁鵲者,勃海郡鄚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 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 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日: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 扁鵲曰:敬諾。 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 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為醫或在齊,或在趙。 在趙者名扁鵲。 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強而公族弱。 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 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 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awaken﹞,寤﹝awaken﹞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 吾所以久者,適有所學也。 帝告我晉國且大亂,五世不安,其後將霸,未老而死。 霸者之子,且令兩國男女無別。 公孫支書而藏之,秦策於是出。 夫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於殽而歸縱淫,此子之所聞。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間,間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簡子寤﹝awaken﹞,語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心。 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 帝甚喜,賜我二笥,皆有副。 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 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 嬴姓將大,敗周人於範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董安於受言,書而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 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其後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 國中治穰過於眾事。 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 扁鵲曰:其死何如時? 曰:雞鳴至今。 曰:收乎? 曰:未也。 其死未能平日也。 言:臣齊勃海秦越人也,家在於鄚,未嘗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 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中庶子曰:先生得無誕之乎? 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鑱石撟引,案杭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 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 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孩嬰之兒。 終日,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郤視文。 |
○笥○→【笥:音:ㄙˋ,。義:以竹、葦編成,用來放衣物或食物的方形箱子。】 ○揲○→【揲﹝sort_out_divining_stalks﹞:音,ㄕㄜˊ。動:拿取。折疊。】 |
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 子以吾言為不誠,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tinnitus﹞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於陰,當尚溫也。 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 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 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 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言未卒,因噓唏服臆,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睒,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 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屍蹶者也。 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之色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 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 凡此數事,皆五臟蹶中之時暴作也。 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 有間,太子蘇。 乃使子豹為五方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脇下,太子起坐。 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復故。 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 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 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
○瞚○→【瞚﹝目寅﹞,音:ㄕㄨㄣˋ,音舜。意:同「瞬」。眨眼,眨眼之間。】 ○睒○→【睒:音,ㄕㄢˇ。意:形:眼睛快速一瞥的樣子﹝furtively_glance﹞。】 |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 桓侯曰:寡人無疾。 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 桓侯曰:寡人無疾。 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 桓侯不應。 扁鵲出,桓侯不悅。 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 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 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 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 故病有六不治: 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痺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 奏太醫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 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
○羸○→【羸:音,ㄌㄟˊ。意:瘦弱。羸瘦﹝Emaciated﹞】 |
按《列子‧湯問篇》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 扁鵲治之,既同愈。 謂公扈、齊嬰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腑臟者,固藥石之所已。 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 二人曰:願先聞其驗。 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彊而氣弱,故足於謀而寡於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於慮而傷於專。 若換汝之心,則均於善矣。 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二人辭歸。 於是公扈反齊嬰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識;齊嬰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識。 二室因相與訟,求辨於扁鵲。 扁鵲辨其所由,訟乃已。 |
按《說苑》扁鵲過趙,趙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為醫者曰苗父。 苗父之為醫也,以管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為醫者曰俞拊,俞拊之為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為生人,故曰俞拊。 子之方能若是乎? 扁鵲曰:不能。 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 鈞若子之方,竟足以變駭童子哉? 扁鵲曰: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 太子之疾,所謂屍蹶者也。 以為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 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為人矣。 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 言末已,涕泣沾襟。 扁鵲遂為診之。 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 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遊矯摩,太子遂得復生。 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 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 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 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甚之之辭也。 |
○跣○→【跣﹝barefooted﹞:音,ㄒㄧㄢˇ。意:光腳、赤腳。】 |
#經筋醫學;經筋手療;經筋保健;經筋教學;經筋雕塑;經筋平衡;經筋整體保健;永康堂‧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