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清‧陸以湉) |
卷四: |
癘: |
癘即大風,又作癩。 《論語》:伯牛有疾。注:先儒以為癩也。 毛西河《四書剩言》云注,牛有惡疾,按:古以惡疾為癩,《禮》:婦人有惡疾,云:以其癩也。 故《韓詩》解芣苢之詩,謂蔡人之妻傷夫惡疾,雖遇癩而不忍絕。 而劉孝標作《辨命論》,遂謂歌其芣苢,正指是也。 又《淮南子》曰:伯牛癩。 又芣苢草可療癩也。見《列子注》。 余按:芣苢即車前,《本草》不著其治癘功用,明‧沈之問《解圍元藪》一書,專治癘風,方藥甚多,而用車前者絕少。 其所常用之藥,乃大風子、蒼耳子、蓖麻子、豨薟草﹝siegesbeckia﹞、甘參、花蛇等是也。 鮑雲韶《驗方新編》載治麻風白花蛇丸方云:丹陽荊上捨得麻風疾,一僧療之而愈,以數百金求方不肯傳,館賓袁某窺藏納衣領中,因醉竊錄焉,用者多效。 此與蕭翼賺蘭亭相似,皆以酒為餌者也。 方用:白花蛇一條、烏梢蛇一條(並去頭尾生用)、防風、蟬蛻(草鞋打碎去泥土)、生地、川芎、苦參、枸杞、槐花(以上各二兩)、白蒺藜、全蠍(醋浸一日去鹽味)、北細辛、蔓荊子、威靈仙、何首烏、胡麻仁(炒香)、金毛狗脊、川牛膝、烏藥、天花粉、川連、黃芩、梔子、黃柏、連翹、牛蒡子(以上各一兩、炒),漏蘆(半斤,去節洗淨四兩)、荊芥穗(一兩五錢)。上頭面者,加白芷一兩;肌膚潰爛者,加大皂角一兩。共研末,米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茶送下,午後、臨臥各一服。 (一僧加風藤一兩。) →【芣﹝艹不﹞:音,ㄈㄨˊ。苢﹝艹吕﹞:音,ㄧˇ。〔芣苢〕意:古書上指「車前」,多年生草本植物,開淡綠色花,葉和種子可入藥。】 |
越郡有患癘風者,因至外祖家食雞而得,其外祖乃患此症者也,後其人死,所畜之雞,肥大異常,鄰人購食之,亦患此症而死。 蓋雞食癘風者之痰,能染人也。 諺曰:寧娶瘋子妻,不食瘋子雞。良有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