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兒門-丹瘤:
即《內經》丹熛,由其丹之流走,故名丹瘤。
古方所謂赤遊腫,因肌肉虛,為風毒熱氣所乘,搏於氣血,則肌膚赤而腫起,其風隨氣行不定,故名。
赤遊腫俗謂之瘤,由風熱發丹,流走經絡,散發肌表,如丹之赤,如火之燒也。若遍身發赤,曰天火丹之類三十餘條。
治法隨其所在而鐮之,泄去毒氣;不爾,則丹毒入腹近心則死。
但初發心痛者,不可鐮爾!用藥內飲、外敷各有方,大抵散風熱、和氣、活血、涼肌而已。
《原病式》亦曰:赤溜熱勝氣也,火之色,相火主之。遊腫一熛一赤溜一也。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中文單字 | 單字解說 | 讀音 |
熛 | 1.飛迸的火焰:“士縱火焚西南,~延城中。” 2.燃燒:“覆滄海以沃炭,有何不滅者哉?” 3.閃光:“海內雲蒸,雷動電。” 4.疾速:“卒如風。” | ㄅㄧㄠ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