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尋源》(清‧呂震名) |
上集: |
分別陰陽: |
天地之陰陽。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莫窺其始,孰既其終。其切於人身者。 則《內經》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 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 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 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此言人身上分陰分陽之定位。 然有陰中之陽有陰中之陰。有陽中之陽有陽中之陰。 若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 按五臟皆為陰。而其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者。仍不離陰陽互根之義。由是則六腑概可推矣! 要之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勝則陽病。 故陽病治陰。陽勝則陰病。 故陰病治陽。陽勝則熱。 陰勝則寒者,病體之常也。重寒則熱。重熱則寒者:病情之變也。 此軒岐之宗旨。 而仲景當日平脈辨證。分別三陰、三陽之治。 其大旨不越乎此然泛言陰陽。無從把握其下手工夫。 先要在表裏臟腑上。分別清楚。 仲景辨脈法有四語。足以蔽之。曰浮為在表。沉為在裏。數為在腑。遲為在臟。此大綱也。從此悟入。思過半矣!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