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匱鉤玄》附錄-滯下辯論:

滯下之病,嘗見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熱,妄用兜澀燥劑止之。

 或言積滯,而用巴碙丸藥攻之;或指濕熱,而與淡滲之劑利之;一偏之誤,可不明辯乎。

 謹按原病式所論,赤白同於一理,反復陳喻,但不熟察耳。

 果腸胃積滯不行,法當辛苦寒涼藥,推陳致新,蕩滌而去,不宜巴毒熱下之。

 否則鬱結轉甚,而病變危者有之矣。

 若瀉痢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夫泄者,水穀濕之象。

 滯下者,垢瘀之物同於濕熱而成。

 治分兩岐,而藥亦異。

 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濁流得快,使泄自止。

 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論治而用導滯行積可乎。

 其下痢出於大腸,傳送之道,了不幹於腎氣。

 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若此者,豈可與瀉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

 嘗原其本,皆由腸胃日受飲食之積,餘不盡行,留滯於內,濕蒸熱瘀,鬱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不行相火司令,又調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蒸發蓄積,而滯下之證作矣以其積滯之滯行,故名之曰滯下。

 其濕熱瘀積幹於血分則赤;幹于氣分則白;赤白兼下,氣血俱受邪矣。

 久而不愈,氣血不運,脾積不磨,陳積脫滑下凝,猶若魚腦矣。

 甚則腸胃空虛,關司失守,濁液並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注出,狀如豆汁矣。

 若脾氣下陷,虛坐努責,便出色如白膿矣。

 其熱傷血深,濕毒相瘀,粘結紫色,則紫黑矣。

 其污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後重裏急,至圊而不能便,總行頻並亦少,乍起乍止而不安,此皆大腸經有所壅遏窒礙,氣液不得宣通故也。

 眾言難處,何法則可求之?長沙論云:利之可下者,悉用大黃之劑。

 可溫者,悉用薑附之類。何嘗以巴碙熱毒下之,緊澀重藥兜之。

 又觀河間立言:後重則宜下、腹痛﹝Abdominal_pain﹞則宜和、身重則宜溫、脈弦則去風、膿血粘稠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spontaneous_sweating﹞以重藥溫之,風邪內束宜汗之,溏為痢當溫之,在表者汗之,在裏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

用藥輕重之別,又加詳載。

 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治實治虛之要論。

 而丹溪又謂大虛大寒者,其治驗備載《局方發揮》。

 觀此治法,豈可膠柱而調瑟。

 又有胃弱而閉不食,此名禁口痢,病七方未有詳論者。

以《內經》大法推之,內格嘔逆火起炎上之象。

 究乎此,則胃虛木火乘之,是土敗木賊也,見此多成危候。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