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桂枝湯之注釋: |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金匱要略》﹞ |
【註】: |
溫瘧者,《金匱》云:「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求真按:『無惡寒,獨發熱也』﹞,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吐,名曰癉瘧。』如無惡寒之前驅證,而為熱獨發之麻拉利亞﹝Malaria﹞也。其脈如平者,其脈如平常,而實不平常也,故不難推察其脈為浮滑或浮洪也。余雖不必解,但治骨節疼煩及時嘔,可知為主之石膏及桂枝之作用矣。」 |
白虎加桂枝湯方: |
知母6克,石膏20~100克,甘草1.8克,粳米12克,桂枝3克。 |
煎法用法同前。 |
先輩之論說治驗: |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白虎湯證而上衝者。」 |
求真按:「此說雖無不可,然不如作治白虎湯證而有桂枝證者較為完善耳。」 |
《方機》本方主治曰:「瘧疾,身熱,骨節疼煩,渴欲飲水者。」 |
《險證百問》曰:「一婦人之瘧,乾嘔不能食,使強食之則必吐,發時身體疼痛,寒少熱多,嘔吐益甚。試多與冷水,則嘔吐稍止,於是作白虎加桂枝湯熱服之,忽振寒發熱,大汗出而愈。」 |
求真按:「據此治驗觀之,則仲景論之『時嘔』,是發作時之嘔也。」 |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霍亂,吐瀉後,身體灼熱,頭疼身痛,大渴煩躁,脈洪大者,宜此方。」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溫瘧,溫同溫病之溫,謂不惡寒而熱也。此病骨節煩疼為目的,因邪散漫於肌肉之間,至於骨節,而發為煩疼,故用辛涼解散之劑加桂枝,峻其達表之力。他病有上衝頭痛等劇證,亦有效。東洋用於此類之中風,與白虎加黃連云。」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