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防己湯之注釋: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膈間者,心下部也。支飲者,寓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甚時至於通身浮腫也。喘滿者,因水毒侵肺也。心下痞堅者,為心下痞之高度也﹝人參主治之﹞。面色黧黑者,如尾臺氏云:「黧,與犁、黎,皆通用。」《正字通》曰:「黧,黃黑色也。」此條之黧黑,謂面色黃黑,而有浮垢,五色澤也。脈沉緊者,水氣之脈應也。以上諸病證,全由水毒使然,故可以本方治之也。因醫妄吐下之,經數十日,猶未愈也。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7克,石膏20~100克,桂枝5克,人參9.5克。

煎法用法同前。

木防己加茯苓湯方

前方中加茯苓9.5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本方為吉益南涯翁之創設,治前方證兼有茯苓證者。

先輩之論說治驗: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水病喘滿,心下痞堅,煩渴而上衝者。」

求真按:「此方可作為仲景前方之補充也。以方中有石膏,故云煩渴。有桂枝,故云上衝也。可從之。」

 《方機》本方主治曰:「腫滿,而心下硬滿者,短氣,或逆滿而痛,或渴者。」

 《成績錄》曰:「一婦人病後兩腳微腫。久之,一身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短氣,微喘,不能自轉側。迎先生求治,乃與木防己加茯苓湯,日盡七帖。數日,小便快利,徐徐得愈。」

一人一身面目浮腫,小便不利,肚腹滿腫,短氣不得臥,其水滴滴溢於皮外,日夜更衣數回,飲食減少。眾醫以為必死。先生與木防己加茯苓湯。數日,小便快利,遂得痊癒。

一賈人患所謂腳氣病,腰下腫,不仁,小便不利,短氣喘息,微嘔,自心下至臍上硬滿頗甚,與木防己加茯苓湯,數日痊癒。

求真按:「用本方治浮腫性腳氣及心臟瓣膜病代償機能障礙性水腫,得捷效。」

一門生患腳氣,兩足微腫,通身麻痹,而口吻最甚。自作越婢湯服之後,兩腳痿弱,不能行步,頭痛發熱,自汗出,心下痞,而食不進,胸中悸,如奔豚狀,絕食已四日。先生使服木防己加茯苓湯,嘔而煩悸,惡聞食臭,一日大吐,命殆危,自謂不復起矣。先生再診,使服茯苓飲,悸即已,但兩腳痿弱不瘥,更使服桂枝芍藥知母湯,病痊癒。

一婦人患腳氣水腫,醫治不奏效,迎先生療之。其人兩腳內廉及口吻麻痹,胸中悸,大、小便秘結,心下痞,硬滿。與木防己加茯苓湯,兼服消塊丸,不日腫消,麻痹盡愈,自將停服。先生曰:「毒未全盡而停服,後必再發。」不聽。後果短氣息迫,凶證漸具。乃狼狽迎先生,懇請不已。復處前方,下咽則吐。更服茯苓湯,嘔乃已。又與木防己加茯苓湯,兼服乾薑人參半夏丸,不日愈。

一人年三十餘,自胸下至臍旁,有形如盤者,面目、四肢水腫,大便自調,小便不利,時時胸下痛,短氣不得臥。乃作木防己加茯苓湯使飲之,短氣益劇,喘咳倚息,煩悸不安。仍與前方,使間服吳茱萸湯。數十日,小便快利,日三四升餘。三月餘痊癒。

一婦人,全身腫滿,四肢脹破,水自漏出,煩悶不得臥。凡六七日,喘咳殊甚,肚腹硬滿。先生診之,與木防己加茯苓湯,兼麻杏甘石湯。數日而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水病喘滿,心下痞堅。上氣而渴者,兼用陷胸丸,或蕤賓丸。無喘滿證者,效少。學者可以驗之。」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