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論》卷 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第十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方一。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取汗。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方二。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三。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薑﹝三兩,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