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脈別論篇》 第二十一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

【注】:黃帝問道:人的居所與活動狀,還有勇敢怯懦是否會影響到脈呢?

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注】:岐伯回答道:舉凡人情志上的變化與勞動狀況,只要有關係到日常生活起居的,脈都會改變。

像夜間行房事,其喘息是出於腎臟,若行之過度,則易導致病邪入肺。人因墮落而傷身且因極度恐懼而產生的喘息則來自於肝,此時易使病邪入脾。常易受驚恐之人,其喘息出於肺,此時病邪極易入心而影響心臓 。人過水時跌倒水中因而喘息,則此出於腎與骨。處於以上狀況時,有膽識的人,其氣易行,只要氣血恢復順暢病就好了。相反於膽小之人卻令病入體內而生變。所以診病之法須視人之膽大或膽小,從骨肉皮膚的狀況即可察知病人屬何種人,此法為診斷之要法。凡人於飽食時,汗大量流出,其汗水乃出於胃之津液。受到驚嚇而讓人冷汗直冒,此汗乃出於心之液。人持重物遠行,所出之汗是由腎臟而出的。人因恐懼而奔走,所生之汗是來自肝臟之津液。人因運動或過於勞累,其所生之汗是來自脾臟之津液。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精。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 。府 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 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 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因此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人之所病乃起因于過於耗損內臟之津液,這是常見之狀況。常人飲食入胃腸磨碎消化後,把營養精華(中醫名之陰津)貫送到肝臟,再由肝把營養分散到筋去滋養。同時飲食入胃,其產生之血則輸送給心臟,心臓得此動能再傅出使全身血脈得以流暢。脈氣順延血脈而行,而陽氣會再聚於肺中,肺氣通於全身百脈,再由此而貫輸陽熱之氣到皮毛中。由於心與肺合力生出之精氣會聚集在氣之會膻中位。膻中所聚之精氣即為宗氣,由此分輸給五臓 之中,使其有動能,可依春夏秋冬四季之不同而各顯出不同之常脈,以此作標準即可知人之正常與否,其會出現在寸口之脈位,由此可察知患者之有無胃氣,以決定死生。

人飲水入胃,遇胃熱化氣則進入脾土之臓 ,脾之功能在區分清淨之氣上輸入肺,供應人體正常的水份需要,脾又能通調水道,使不同之水從三焦油網系統 滲入腎臓,再匯集於膀胱而出體外,如此水之精氣四散全身,均勻諧和的運行,符合於四季不同變化,維持一定的水份,配合日月陰陽的紀律,隨時保持常態。

太陽藏 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裡當俱寫 ,取之下俞。陽明藏 獨至。是陽氣重並也。當寫 陽補陰,取之下俞。少陽藏 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太陰藏 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寫 陰。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並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寫 陽補陰。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㾓:﹝疒肙﹞,音淵,憂也。】

人體中太陽經的脈氣如果獨行,會造成病人手足冰冷,氣逆上而呼吸粗大,這是陰津不足,陽氣有餘的現象。此時當施用表裡俱瀉之法,不須陰津,故當取足下通穀與太谿二穴。如果是陽明經的脈氣獨行,這是陽氣相重壘之象,吾人當瀉陽而補陰,故取足下之陷谷與太白二穴。如果是少陽經的脈氣獨行,則必是氣之逆行產生,會造成陽蹻脈的前部腫脹,此時須獨取足下之臨泣穴,因為少陽之獨至,只是一陽經之太過而造成的。

太陰之脈氣至時,須細心診察是否為真藏 脈氣,因為太陰之脈至,表示五藏之氣已少,腎氣也呈現不足之狀,這時宜取足下之陷谷與太白,用補陽瀉陰之法來治。如果少陽之脈氣獨盛,這是少陽之脈氣逆行所致,陰氣不得上行,而陽氣必獨盛於上,如此會使肺、心、脾、肝四臟之脈繃張起來,過賸之氣又進入腎,此時之治宜在經絡上施用瀉陽補陰的刺法來調和。如果是厥陰的脈氣單獨而至,須治在厥陰脈上,此時必有因肝氣虛弱造成心痛如有寒氣入心的感覺,表面上可見病人冷汗不斷,此時須調和飲食與對症下藥,用鍼則取足下之太衝穴。

帝曰:太陽藏何象?

【注】:黃帝問:太陽經脈的顯現是何現象呢?

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

【注】:岐伯回答:因為是三陽之最表,故會見浮脈。

帝曰:少陽藏 何象?

【注】:黃帝問:少陽經脈又有何現象呢?

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藏 者,滑而不實也。

【注】:岐伯答道:因為是一陽之屬,其脈為滑但中不甚實。

帝曰:陽明藏 何象?

【注】:黃帝問:陽明又有何現象呢?

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藏 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沈不浮也。

岐伯曰:因陽明是重陽,故脈必大而浮數。再説太陰之脈氣搏動須沈浮狀,令人如感其有不搏之時。少陰之脈氣至腎臟,故為沈而不浮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