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凸 六十七:
怒氣並邪橫入肝,入肝筋脈早傷殘,通睛凸出不堪看。
風月素耽精血竭,觥觴數舉胃皮寒,一般為禍請從寬。
目形類丸還類橘,下稍著蒂圓動極,元虛筋弛忽逢邪,橘蒂長垂成怪疾。
此症,通睛突然凸出眶外,非魚睛因滯而慢慢脹高者比。
其故頗多:有虛風癢極擦出者,有爛醉狂嘔激出者,有熱病關格脹出者,有暴怒吼哮掙出者。
究竟皆水衰精敗,脈絡焦脆,邪火亢害,內無從泄,則上走空竅,泄之不及,故漲湧而出。
至打撲猝凸者,不在此論。
凡出未全離瞼,而神色不變,可乘熱捺入。
但筋脈損動,終是無光。凸而猶含者易入,光且不熄。
若懸空如鈴,膏液轉為血肉,不能救矣。
至乃不知不覺,通睛和盤托出,長垂至鼻而不能收縮,世謂之肝脹,不知此神魂將絕,謬作肝脹持論,勢必用疏風之藥落井下石耳。
何以言之,夫肝所以藏魂,心所以凝神。
比人元氣大虛,則神魂顛倒,所得之症皆奇。
又且肝主筋,心主脈,神去魂失,則筋脈散馳,散馳之際,邪至竅出,是以隨意直下。
病者驚心,觀者駭目,而醫者窘手。
然業已如斯,雖未見慣,不必恐,用軟帛盛住,好生安置眶內,令渠閉瞼嘿坐,煎大補元湯溫經益元散,乘熱呷之。
一面煅磁石淬醋,對鼻薰蒸,肝得濃濃酸氣,雖散合收。
俟微汗欲發,開襟將冷泉水於胸前、背心不時噴之。
俾肌膚一撓,脈絡一縮,盡晝夜可定。
然後適情順養,或可僥萬一之幸。
東鄰吳氏女,夜窗繡鞋,目忽不見。
初以為燈落,舉頭覺有物在顴間,摸之,乃睛也。捶胸大慟。
家人驚呼,餘亦起視。時天嚴寒,系已僵。
浣小盤,置溫泉,將睛涵養片刻,納入瞼。
治以前法,越月而痊。
然神光熹微,妙語莫能形容。
平生閱睛凸多矣,尚有奇惡二種,經書不載,謹編附症末,開發來學。
一小兒右目甫病,金井隨散,風輪漸大漸高,絕肖張睢陽死為厲鬼殺賊之像。
越一夕,高碩如酒杯,直挺射二寸許,日夜叫哭。
尋睛破,非膿似血。
疊請知名外科,一籌莫展,卒而斃命;一書生無因無故,左目通睛脹出,大寸半,上圓硬,下微尖而匾,垂長幾與鼻齊,然能睹不疼。
繼復於大眦側氣輪內,另生毒物硬如石,儼若皮膜包著橄欖,將黑睛礙過一邊。
始昏眊作痛,畏光難耐,終焉渾睛潰腐,痛連頭腦,不能食與坐起,其勢亦必死而後已。
總二症幻變無理,臟腑分屬亦背常。
何為?
凡病縱暴險,須風生火,火生風,風火酷烈睛始壞,未有一患即爆凸者。
且風火合在心肝部分,怎災及脾肺?
金輪無因下垂主氣脫,卻腫實,又加毒結。
此脾肺火亢後先蘊釀,應傷殘右目,曷廢左眼。
將謂斵耗真睛,小兒元無知識。
將謂罪招惡報,書生有甚奸回。
顧百藥不對,坐以待斃。
嗟夫!
天道之微渺,人事之不可問。
方書未足以盡信也,有如此。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