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眼不醫不瞎辨:
前達方書有「眼不醫必瞎」之句,後人亥豕不辨,或音語相近,遂以訛傳訛,乃有「眼不醫不瞎」之說。
夫神農嘗百草,慮生民之夭劄。
華佗立眼科,拯後世之昏盲。
有是病即有是藥,藥猶未能中病焉,有不藥而自癒者也?
今人疾厄,皆有不惜真元,妄加斵喪,致身子疲癃,精血竭而生火,故風邪得乘間而入。
目為竅至高,火性騰上,火得風而癒炎,邪又從火勢而出,一旦疾作,醫之少遲,終無全目,豈有不瞎之理。
況目非火症不變,火之燔目,猶物之落火,假袖手旁觀而不急救,委之於數,夫寧有不盡焚者乎?
救之急,火止者有之,物存者有之,即不然亦免其半。
所謂焦尾之魚,猶能變化,爨下之桐,不廢清越。
是蓋眼不醫必瞎者,知者不待辨而明也。
嘗見人目失治而廢,曰:吾悔不早醫。
非必瞎之驗歟?
前達正慮及此,故厲言以惕之,實欲夫人全受全歸之意也。
人而一毛不拔,喜得以訛傳訛,于父母病,曰眼不醫不瞎,危言以諫。
於婢僕病,曰眼不醫不瞎,正言以止。
既以冷醫人之心,又以塞病患之口,是好省費養財之絕法也。
所以至今恒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云。
雖然下病失治謂之不仁,上病失治謂之不孝,不仁不孝謂之獨夫,獨夫如病,謂眼不醫不瞎也可。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