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麥:
味甘、微苦,《素問》: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小麥是手太陰藥。
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手太陰肺經。
潤辛金之枯燥,通壬水之淋瀝,能清煩渴,善止悲傷。
A:薤:ㄒㄧㄝˋ。
《金匱》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治婦人臟躁,悲傷欲哭,數欠伸者。
以厥陰風木之氣,最耗精血,風動而傷肺津,金燥則悲傷欲哭。
五臟之志,在肺為悲,在腎為恐。
五臟之聲,在肺為哭。
蓋肺津燥降,則化腎水,物情喜升而惡降,升則得意而為喜,降則失意而為恐,悲者,恐之先機也。
陽氣將降,則生欠伸,欠伸者,陰引而下,陽引而上,未能即降也。
義詳《靈樞 口問》。
甘草培土,大棗滋乙木而息風,小麥潤辛金而除燥也。
此與消渴,俱厥陰病。
小麥粥生津止渴,除煩瀉熱。
白術散:方在白術。
用之治心煩作嘔,以清心而除煩也。
枳實芍藥散:方在枳實。
用之治癰膿,以其瀉熱而除濕也。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