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官,任用的意思;能,指技能。因本篇在篇末指出,根據每一個人的特點,傳授不同的知識與技術,給予不同的工作,才能使其發揮特長,故篇名為「官能」。
【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九針于夫子,眾多矣不可勝數,餘推而論之,以為一紀[1]。余司誦之,子聽其理,非則語餘,請其正道,令可久傳,後世無患,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
岐伯稽首再拜曰:請聽聖王之道。
黃帝曰:用針之理,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裏,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合,謀伐有過。知解結[2],知補虛瀉實,上下氣門[3],明通于四海。審其所在,寒熱淋露[4]州,以[5]輸異處,審於調氣,明於經隧,左右肢絡[6],盡知其會。寒與熱爭,能合而調之,虛與實鄰,知決而通之,左右不調,把而行之,明於逆順,乃知可治,陰陽不奇,故知起[7],審於本末,察其寒熱,得邪所在,萬刺不殆,知官九針[8],刺道畢矣。
【提要】
本段敘述了用針的道理凡用針者,必須通曉經脈的走行和氣血多少,知病之陰陽、表裏、寒熱、虛實,還要瞭解掌握九針的不同性能,才能做到據病選針,因證施治,令虛實得調,陰陽得平。
【注釋】
[1]一紀:紀,綱領的意思;一紀,就是總結以取其要的意思。
[2]解結:結,指陰陽積聚;解結,是一種針法,即調其經氣,令其通達的意思。
[3]上下氣門:指周身經脈之穴位。
[4]淋露:作疲勞困倦的症狀解。
[5]以:《太素》作「滎」。
[6]左右肢絡:肢,即支;左右肢絡,即散在左右的支別絡脈。
[7]陰陽不奇:故知起時奇,通倚;起,病癒的意思;陰陽不奇,故知起時,即陰陽調和則病癒有期的意思。
[8]官九針:官,任或職能的意思;官九針,就是指九針的用途。
【詳解】
黃帝向岐伯問道:我聽你講解有關九針方面的知識已經很多,簡直無法計算清楚了,我推究其中的道理,經過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理論。現在我試著講述給你聽,如果理論上有不對的地方,就請告訴我,以便加以修正,從而使它長久地流傳下去,讓後世得以正確地理解,以避免受疾患的危害。當然這樣高深的理論必須傳授給合適的人,那些不適於學習繼承的人,也就不能告訴他們。
岐伯行禮再拜,恭敬地答道請讓我聆聽聖明君王所宣導的理論吧。
黃帝說:用針的關鍵,必須知道臟腑形氣所在的上下左右的部位,分別陰陽表裏的關係以及十二經脈氣血的多少,經氣運行的逆順情況,以及血氣出入運行會合流注的腧穴等等,便可以結合各種情況來作為處理疾病的依據。同時,要懂得如何解其結聚,並瞭解怎樣運用補虛瀉實的手法,和分清各條經脈中精氣上下交通的氣穴,明確認識經脈與氣海、血海、髓海、水穀之海連接的通路。觀察疾病的所在,以及病發寒熱、贏弱疲困等虛實症狀,即須周密考慮,因病邪所侵襲的氣血輸注之處,其部位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治療時要根據各經滎穴和輸穴不同的部位以選取相應的穴位。並且要嚴謹地調理氣機,明確經脈的分佈運行和表裏聯繫,詳細掌握經絡與左右支絡相交合的地方。若有寒熱交爭等陰陽不和的現象,須能夠參合具體症狀進行調治。對於虛實證表現疑似的病,也可以根據經脈的盛衰,而採用疏通的.療法。如果外邪侵人大絡,左側邪氣盛,影響到右邊發病,右側邪氣盛,影左邊發病,必須把握病邪逗留的處所,採用右病刺左,左病刺右的繆刺法。明確了病情屬順屬逆的特徵,也就能預知順者可治,逆者不可治的區別了。如果臟腑經脈的陰陽沒有偏差,因外界氣候能影響內臟,所以由此可瞭解某些疾病的起因與時令有關。同時也需要推究疾病的標本,觀察其寒熱的變化,懂得病邪侵入傳變的規律及其盤踞的地方,可以說萬刺萬當而不會使疾病轉趨危殆的。若能瞭解九針的不同性能並能靈活運用,就是全面掌握了針刺治法。
【原文】
明於五輸,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條理。言陰與陽,合於五行,五臟六腑,亦有所藏,四時八風,盡有陰陽,各得其位,合於明堂,各處色部,五臟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溫,何經所在,審皮膚之寒溫滑澀,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氣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熱在上,推而下之,從下上者,引而去之,視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補之,入於中者,從合瀉之。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陰陽皆虛,火自當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過於膝,下陵三裏,陰絡所過,得之留止,寒入於中,推而行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結絡堅緊叫,火所治之。不知所苦,兩趼之下,男陰女陽,良工所禁,針論畢矣。
【提要】
本段論述了察明堂五色,可知臟腑虛實;並提出了寒熱虛實、氣病血病的具體治法。
【詳解】
要明確手足十二經的井、滎、輸、經、合五輸穴的功能,便可以根據虛實的病情施以疾徐的針法,經氣的往來運行、屈曲伸展,出表人裏都有一定的規律。說到人體的陰。陽兩方面,也是和五行相合的。五臟六腑合於天地陰陽、五行相生,五臟貯藏精氣,六腑傳化水穀,四季八節之風,都有陰陽之分。人身的面部,也分屬陰陽五行,與臟腑相合,並集中反映在稱為明堂的鼻部,根據其在各部顯現出不同的色澤,可作為測候五臟六腑內在變化的標誌。如觀察其疼痛的部位,結合在面部左右上下所顯現的顏色,就可以知道疾病的屬寒屬溫,以及哪條經脈有病。審察皮膚的寒溫、滑澀,可以知道患者的痛苦所在,以及疾病的陰陽虛實。膈上為心肺所居,膈下為肝脾腎所居,審察膈的上下,可以知病氣所在的臟器。先明確經脈循行的規律,然後才能進針,依據病情,正確選擇穴位。若正氣不足的,用針宜少而進針要慢,進到一定深度,久留其針以待正氣恢復。若在上部出現大熱,當用推熱下行的方法,使其下和于陰。若病邪是由下而上發展的,應把上逆的熱邪導引驅除。疾病複雜的,治療時要分先後,一般先病的應當先治。劇烈寒邪在表的應當留針以補陽,助陽以勝寒如寒邪入裏的,宜取合穴使寒邪瀉出。凡病有不宜應用針刺的,可用艾灸法。上部氣不足的,可以採用「推而揚之」的方法,使其氣充盛;下部氣不足的,可以「積而從之」的方法留針隨氣以充實其下;陰陽兩虛的,可以用艾灸治療。若因厥逆而寒象嚴重的,過於膝部並且骨側肌肉下陷的,要用艾灸足三裏穴。又如陰絡所分佈的部位,有寒邪侵襲而留滯在裏,或寒邪由絡脈深人到內臟,就當採用「推而行之」的方法祛寒散邪。如果寒邪凝結、經脈下陷的,當用艾灸治療,以驅散寒邪;如果絡脈因寒邪聚結而堅緊的,同樣採用艾灸治療;如果疼痛不知確切部位,應當取陽趼脈所通過的申脈穴和陰躋脈所通過的照海穴,不過,男子以陽躋為經,女子以陰躋為經,倘若男子誤用陰趼,女子誤用陽趼,則作用適得其反,這是高明的針灸大夫所禁忌的。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這些技術,用針的理法就完備了。
【原文】
用針之服[1],必有法則,上視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觀百姓,審于虛實,無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歲之虛,救而不勝,反受其殃,故日必知天忌,乃言針意。法于往古,驗於來今,觀於窈冥[2],通於無窮,粗之所不見,良工之所貴,莫知其形,若神髻髯[3]。
【提要】
本段講學習針灸,必須通天時、地理,知邪之虛實,同時還要博古通今,精于臟腑營衛之道,盡天地陰陽之理。
【注釋】
[1]服:學習的意思。
[2]窈冥:幽深的意思。
[3]神髻髯:即仿佛,似有似無的意思。
【詳解】
運用針刺來治療疾病,必須有一定的章法原則,首先當瞭解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上須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在下還要結合四時節氣的氣候正常與否,以避免劇烈邪氣的侵襲。更重要的是把這些預防疾病的常識告訴百姓們,讓他們瞭解邪氣對人體的影響,及時加以預防,以免受邪氣侵襲而發病。假若受到與時令不符的風雨邪氣的侵襲,或是在氣運不足的年份未加以防範,而醫生又不瞭解這些自然變化,不能及時治療,病人就會遭受禍殃。所以必須懂得天時的順逆宜忌,才可以談針刺的重要意義。要取法古人的經驗並驗證於臨床實踐,還要吸取現實的治療經驗,只有細緻入微地觀察那些玄渺難見的形跡才可以通達變化無窮的疾病。技術低劣的醫生注意不到這些方面,而高明的醫生卻十分珍視它。如果不善於診察這些微小的形跡變化,那麼疾病就顯得神秘莫測,難以把握了。
【原文】
邪氣之中人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其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氣,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敗其形。
【提要】
本段敘述了正邪虛邪的區別,正邪傷人微,虛邪傷人重。
【詳解】
虛邪傷害人體,會產生惡寒戰慄的症狀,正邪侵入到人體,發病時面色有輕微的改變,身體沒有明顯的異常感覺,邪氣似有似無,若亡若存,症狀也不明顯,一般不易察覺,因而不能知道確切的病情。所以技術高明的醫生是根據脈氣的微小變化,在疾病處於萌芽狀態時就進行治療?技術低劣的醫生不掌握這個方法,到疾病形成之後,才按常規治療,這樣無疑會使病人的形體受到嚴重損害。
【原文】
是故工之用針也,知氣之所在,而守其門戶,明於調氣,補瀉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處。瀉必用員,切而轉之,其氣乃行,疾而徐出,邪氣乃出,伸而迎之,遙[1]大其穴,氣出乃疾。補必用方,外引其皮,令當其門,左引其樞,右推其膚,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靜,堅心無解,欲微以留,氣下而疾出之,推其皮,蓋其外門,真氣乃存。用針之要,無忘其神。
【提要】
本段講述了針刺的具體補瀉方法。
【注釋】
[1]遙:同搖。
【詳解】
所以醫生在運用針刺治療疾病時,首先應該知道脈氣運行的情況,以及邪氣的所在,然後守候其出人的門戶,審時度勢,掌握調理氣機的方法,宜補宜瀉,進針快慢,以及選擇應取的穴位等。如用瀉法,手法必須圓活流利,逼近病所則撚轉針,這樣,經氣就通暢,快速進針、緩慢出針,以引邪氣外出,針尖的方向迎著經氣的運行方向,出針時搖動針體使針孔擴大,以使邪氣隨針迅速外散。運用補法時,手法必須沉穩,精神端靜從容而和緩,首先按撫皮膚,使肌肉放鬆而舒緩,然後看准穴位,左手按摩腧穴周圍以引動經氣,右手推循著皮膚,徐徐進針,輕輕地撚轉,必須使針身保持端正,同時術者要平心靜氣,安神定志,堅持不懈地以候氣至,氣至後稍微留針,待經氣流通就馬上出針,揉按皮膚,掩閉針孔,這樣使真氣留存於內而不外泄。用針的奧妙和關鍵,在於調養神氣,這一點千萬不要忽略。
【原文】
雷公問于黃帝曰:《針論》曰: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傳?
黃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雷公曰:願聞官能奈何?
黃帝曰:明目者,可使視色。聰耳者,可使聽音。捷疾辭語者,可使傳論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1]者,可使行針艾,理血氣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疾毒言語[2]輕人者,可使唾癰睨病[3]。爪苦手毒[4],為事善傷者,可使按積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師無名。故日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傳,此之謂也。手毒者,可使試按龜,置龜於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5]者,複生如故也。
【提要】本段敘述官能的意思,就是根據人的不同能力和特點,來分配其可以勝任的工作,這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人盡其用的效果。
【注釋】
[1]審諦:諦,仔細的意思;審諦,就是周到仔細的意思。
[2]疾毒言語:疾,同嫉;毒言語,言語刻薄的意思。
[3]唾癰睨病:是古代所用的精神療法。
[4]手毒:手狠的意思。
[5]手甘:甘,緩的意思;手甘,即手勢和緩的意思。
【詳解】
雷公向黃帝問道:《針論》上說針刺理論遇到合適的人才方可以傳授,不適合的人則不能傳給他。那麼怎樣挑選可以傳授的人才呢?
黃帝說:根據每個人的特點,讓他承擔一定的技術職能,在實際工作中觀察他的技能,就能瞭解是否可以傳授給他。
雷公說希望聽一下怎樣才能量材取用呢?
黃帝說:眼睛明亮視力好的人,可以讓他辨別五色;聽覺靈敏的人可以讓他辨別聲音;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人可以讓他傳講理論;言語緩慢,行動安靜沉穩而手巧心細的人,可以讓他從事針灸治療的實際操作,來調理氣血的逆順,觀察陰陽盛衰,並可兼做處方配藥的精細工作;肢節和緩、筋骨柔順,心平氣和的人,可以讓他承擔按摩導引,用運行氣血的方法來治病;生]生嫉妒,言語刻薄,而看不起人的,可以叫他「唾癰睨病」。手足生硬狠毒,做事經常損壞器物的人,可用他按摩積聚痼疾,治療頑固的痹痛。按照各人的才能,發揮他的特長,各種治療方法就能推行。這樣,他們工作才能做好,名聲就會流傳開來。如果用人不當,就不能成功,老師的技能不能發揚光大,名聲也會埋沒。所以說,遇到合適的人,才能傳授給他,不是合適的人選則不能輕易教給他,就是這個道理。至於是否手毒,可以用手按壓烏龜來做實驗,把龜放在一種器皿下面,人的手按在器皿上,每天按一次,手毒的人按,五十天龜就死了;手不毒而柔順的人,即使按五十天,龜還仍舊活著。
【按語】
本段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教育觀點,即因材施教。人之天賦不同,性情志趣各異,故傳授學術要選擇人才,分別傳授不同的知識與技術,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各取所長,各盡所能,達到預期目的。這種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