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卷五百十七: |
醫術名流列傳 明.畢藎臣: |
按《新城縣志》畢藎臣,字致吾,贈副都御史理五世孫,霍州知州成元孫也。 渾厚有古君子風,少喜讀書,家貧不能俱脡脯,乃去而學岐黃,從游名醫劉南川之門。 久之,名噪遠近,授太醫院吏目冠帶。 其於病也,辨南北,審強弱,察四時陰陽氣候,投一二劑無不霍然。 其最精者,尤在傷寒痘疹,診視立辨生死,百不爽一,全活無算。 晨起,雖車騎盈門,必次第而至,不先富貴,不遺貧賤,時時懸藥施人,不索其直。 益都王太僕瀠性嚴重,藎臣至,躬自執爨進食,儼如大賓。 青城令某病脹,絕粒數日,藎臣至,一匕而癒。 邑王大司馬建牙宣大,每病數千里迎迓,非藎臣不他任也。 一日遠出,父病亟,家人環泣。 藎臣急診脈曰:無慮也。 才一劑,血出數升,病良已。 其術奇妙類如此。 崇禎壬午,城陷殉難,年四十八。 藎臣歿,靈爽如在。 子元宰及其妻女病痢瘧,或病癰痿,或痘疔,屢夢藎臣投以藥,且示以某日當痊,皆如言嚮應,異哉! 知府李鴻霔撰傳。 |
→【脡〔月廷〕:音,ㄊㄧㄥˇ。意:直的。脡脯:挺直的樣子;表飢不飽食。】 →【爨:音,ㄘㄨㄢˋ。意:以火燒煮食物。】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