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四十五條:「傷寒﹝typhoid﹞」,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Dry_Vomiting﹞,發熱﹝fever﹞而咳,或渴,或利,或噎﹝dysphagia﹞,或小便不利﹝difficult_urination﹞,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本條為外有表寒,內有水飲﹝water-rheum﹞之治法。

>【解曰】:

 有「傷寒﹝typhoid﹞」發熱惡寒﹝aversion_to_co1d_with_fever﹞、無汗﹝adiaphoresis﹞、表不解之證狀,兼有心下有水氣之宿病,於是發生發熱﹝fever﹞乾嘔﹝Dry_Vomiting﹞之表證,「水飲﹝water-rheum﹞」犯肺而為咳逆之飲證,間或口渴,間或下利﹝diarrhea﹞,間或作噎﹝dysphagia﹞,間或小便不利﹝difficult_urination﹞,少腹滿,間或作喘等等之兼證者,概以「小青龍湯」主治之。

 本條之證,原有「水飲﹝water-rheum﹞」舊病,自「傷寒﹝typhoid﹞」感冒之後,肌表為寒氣束縛,於是飲邪之水氣,無從在皮膚發泄,即留蓄於中而為種種病態。

 發熱﹝fever﹞乾嘔﹝Dry_Vomiting﹞,為表不解之原有證狀。

 咳為水飲﹝water-rheum﹞犯肺所致,此即「小青龍湯」之主證。

 其下「或渴,或利」至「或喘」,悉屬兼證。

咳之證狀至多,非「小青龍湯」可統治,必須認清其證狀,則用之效如桴鼓﹝Get_instant_results﹞。

 其主要之證狀,呼吸氣覺緊,咳而不暢,須咳數聲而痰始喀出,痰或稀黏之水泡狀為其特徵。

【桴鼓﹝Get_instant_results﹞】意:立竿見影。

胸中時覺氣上衝,亦為特徵。

所以如此者,肺氣部之體溫不高,支氣管不十分擴張,肺泡中之水氣以肺臟內之溫度不高,不能化氣蒸發,遂凝而為稀黏之水泡狀痰,蓄積於肺泡中阻礙呼吸,肺為掃除阻礙起見,即作咳逆而排出之。

 因支氣管不甚擴張,痰不易出,於是非續咳不能咯出。

且有水飲﹝water-rheum﹞證者,其直腹筋每每攣急,攣急則易於衝逆,故時時覺胸中有氣上衝。

 凡見氣上衝而咳逆,痰為水泡狀者,即可以「小青龍湯」應手而解。

 「水飲﹝water-rheum﹞」而見渴者極少。

 本條之或渴,殆為發熱之故,亦有因內溫低,蒸氣不上升而渴者。

 渴喜熱飲而不多,方書稱曰:「氣不化液」,故不竟曰:「渴」而曰:「或渴」也。

 「水飲﹝water-rheum﹞」原為流動性。

 其流於腸間,腸不吸收,則為下利溏泄﹝sloppy_diarrhea﹞,與滯下之利不同,不得誤認。

 「水飲﹝water-rheum﹞」下利﹝diarrhea﹞,大多為腸鳴﹝bowel_sound﹞溏泄﹝sloppy_diarrhea﹞,非本方必有之主證,故曰:「或利」。

 「水飲﹝water-rheum﹞」上而不下,停於膈膜﹝diaphragma﹞之間,則為噎﹝dysphagia﹞。

 噎者﹝dysphagia﹞,「水飲﹝water-rheum﹞」之毒蓄積於內,膈膜﹝diaphragma﹞為之鼓運而出,但與「呃逆﹝hiccough﹞」之證不同。

 此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曰:「或噎﹝dysphagia﹞」。

 「水飲﹝water-rheum﹞」下而不上,停於膈膜﹝diaphragma﹞之下,腹膜﹝peritoneum﹞之內,乃為小便不利﹝difficult_urination﹞。

 不利則少腹為之滿,此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曰:「或小便不利﹝difficult_urination﹞、少腹滿」也。

 「水飲﹝water-rheum﹞」停於胸腔,壓迫肺葉,或肺泡內之水滲出於外,壓迫肺葉,則為咳喘﹝cough_and_panting﹞,亦非本方必有之證,故曰:「或喘」。

 凡有「飲病」之人,其內部之體溫必不高,方書所謂「陽氣不振,水不化液而為飲」。

 此類飲邪,苟無外感或飲食不慎等誘因,每潛伏不發,有時見頭眩,或胃病,或溏泄﹝sloppy_diarrhea﹞,或胸悶,或肢體痠重,或肌肉跳動,即「水飲﹝water-rheum﹞」潛伏於內之徵兆。

 統覲本條,為外傷寒邪,內有「水飲﹝water-rheum﹞」,成為外寒內飲之證狀,「小青龍湯」即為其主方。

 《金鑑》曰:「『傷寒﹝typhoid﹞』表不解,為脈浮緊、頭痛﹝Headache﹞、身痛、發熱惡寒﹝aversion_to_co1d_with_fever﹞、無汗﹝adiaphoresis﹞之證仍在也。心下有水氣,謂乾嘔﹝Dry_Vomiting﹞而咳也。

 然水之為病不一,故曰或病,或利,或噎﹝dysphagia﹞,或小便不利﹝difficult_urination﹞,少腹滿,或喘者,皆為有水氣之證,故均以『小青龍湯』如法加減主之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緊,舌為薄苔或白苔。

>【本條之針法】:

 列缺﹝LU07,T﹞、太淵﹝LU09,T﹞、天突﹝RN22,T﹞、中脘﹝RN12,T﹞、足三里﹝ST36,T﹞、豐隆﹝ST40,T﹞。

 取

 「列缺﹝LU07﹞」:治發熱﹝fever﹞頭痛﹝Headache﹞。

 「太淵﹝LU09﹞」:治咳。

 「天突﹝RN22﹞」、「中脘﹝RN12﹞」、「足三里﹝ST36﹞」,可以止咳,可以止嘔﹝check_vomiting﹞,亦可以降衝氣。

 「豐隆﹝ST40﹞」降痰濁。

 如

 見下利﹝diarrhea﹞,加針「天樞﹝ST25﹞」。

 見小便不利﹝difficult_urination﹞,加針「陰陵﹝SP09﹞」。

 腹滿,加針「氣海﹝RN06﹞」。

 噎氣﹝belching﹞,加針「內關﹝PC06﹞」。

 口渴者極少,即有,針「太淵﹝LU09﹞」、「中脘﹝RN12﹞」二穴,氣機一開,渴亦自已。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桂枝(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

 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

 若噎者﹝dysphagia﹞,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difficult_urination﹞,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

 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本方之主證】:為心下有水氣,咳吐水泡狀痰沫。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喘咳者,又可用於溢飲之咳嗽﹝cough﹞。

 其人咳嗽﹝cough﹞喘急,至於寒暑則必發,吐痰沫而不得臥,喉中如結,心下有水飲﹝water-rheum﹞也,宜此方。

 若上氣煩躁,宜加『石膏』。

  又於胸痛,頭痛﹝Headache﹞,惡寒﹝aversion_to_cold﹞,汗出﹝sweating﹞,與發汗﹝sweating﹞劑雖為禁法,然於喘而有汗證,仍用『小青龍湯』與『麻』、『杏』、『甘』、『石』之用於汗出者﹝sweating﹞同意。

 《一老醫傳》中云:『此證之汗必臭氣頗甚』,可為一徵。

 此方用於諸病之目的,主痰沫,咳嗽﹝cough﹞,無裏熱之證。」

 《方輿輗》本方條曰:「初學『小青龍湯』,以為治咳之主方,然『小青龍』之專效在於逐水發邪。

 蓋此咳由於水與邪相激而發,故用此湯以發邪,則咳自止矣。」

 《御藥院方》曰:「『細辛五味子湯』(即本方)治肺氣不利,咳嗽﹝cough﹞喘滿,胸膈煩悶,痰沫多,喉中有聲,鼻塞清涕,頭痛﹝Headache﹞目眩﹝dizzy_vision﹞,四肢倦怠,咽喉不利,噁逆噁心﹝nausea﹞。」

 《醫學六要》曰:「腳氣上衝,喘息,初起有表邪者,『小青龍湯』加『檳榔』。」

 《金鑑》曰:「『小青龍湯』用於雜病﹝miscellaneous_diseases﹞之膚脹水腫證,以發汗﹝sweating﹞而利水。」

 本方之組合:

 「麻黃」:治惡寒﹝aversion_to_cold﹞無汗﹝adiaphoresis﹞,又能疏泄「水飲﹝water-rheum﹞」,擴張肺氣管,使痰易出。有汗者不用。若有汗而汗液黏手或臭氣者仍可用。

 「桂枝」合「麻黃」為解表發汗﹝sweating﹞,合「半夏」為降上衝之氣。

 「白芍」合「甘草」化直腹筋孿急,以止衝逆,以攣急不解,咳逆不得止也。

 「五味子」為增液潤肺以止咳,合「細辛」為溫散「水飲﹝water-rheum﹞」,凡肺泡中滲出之「水飲﹝water-rheum﹞」,非此不得散也。

 「乾薑」為增內溫化寒之用。

 水飲﹝water-rheum﹞之盛也,即為內溫減低,非「乾薑」不能根本解決,且與「細辛」、「五味子」協同作用為溫中化寒,疏水潤肺,成為治咳之良方。

 「半夏」為溫降水氣、止逆、止咳、止嘔﹝check_vomiting﹞、止噎﹝dysphagia﹞、止喘之用。

 因此組合,本方乃為治咳之主方。

 凡有咳嗽﹝cough﹞喘急,每逢寒暑輒發,吐痰沫而不得臥,喉中如結者,即為心下有「水飲﹝water-rheum﹞」,用本方輒效。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