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科學化新註》(近代‧承淡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四條:「傷寒﹝typhoid﹞」一日,「太陽」受之,脈靜者,為不傳也;若脈數急者,為傳也。

 本條為憑脈象以診斷其病之傳與不傳。

>【解曰】:

 初感風寒之邪,病在肌表,故曰:「傷寒﹝typhoid﹞」一日,「太陽」受之。

 其脈搏祇見浮而不見數或急者,為病邪仍在肌表,未傳於裏之候,故曰:為不傳也。

 若脈浮中見數或急,或不浮而數急者,則病邪已傳入於裏之候,故曰:為傳也。

 「中風﹝apoplexy﹞」或「傷寒﹝typhoid﹞」初起,病在於表,見發熱﹝fever﹞、惡風寒﹝aversion_to_wind_and_cold﹞,脈必為浮,或浮兼緩,或浮兼緊,繼而變為往來寒熱,或變為煩渴﹝polydipsia﹞壯熱,此即表病而變為「少陽」半表半裏病﹝half-superficies_and_half-interior﹞,或「陽明」裏熱病,名為「傳變﹝transfer﹞」,方書則曰:「傳經﹝channel_passage﹞」。

 本條之言傳與不傳,即傳經﹝channel_passage﹞之謂。

 病何以傳?即抵抗力﹝resistance﹞不足,不能驅病毒外散,反引起內臟組織之變化,發生其他病態,視其病態之如何,名其曰:「少陽病﹝shaoyang_Disease﹞」,或「陽明病﹝yangming_Disease﹞」,或「三陰病﹝triple-yin_disease﹞」等等名目。

 脈之浮者,亦變為弦,為數,為大,為微弱等,隨其病態與病灶﹝lesion﹞所在而異其名。

 本條脈靜,乃指適合「太陽病﹝Taiyang_Disease﹞」之脈浮,或浮緩,浮緊之謂。

 若作和緩平靜的解釋,則失去原來的意義(靜乃動之對,寂然不動,動則變的意義)。

 脈浮,病在「太陽」,故曰不傳。

 如浮中帶數,則病已趨入「陽明」;如浮中帶急,急者如張弓弦,則病已趨入「少陽」,故曰傳也。

 蓋「陽明病﹝yangming_Disease﹞」之脈為數大,「少陽病﹝shaoyang_Disease﹞」之脈為弦。

脈數急,言脈搏動的頻率與脈搏動的形態,一為搏數,一為搏勢。

 《脈經》以一呼吸之間五至為正常,超過五至為數,不足五至為遲。

 數為有熱,遲為有寒,愈數愈熱,愈遲愈寒,所謂「六數七極,三遲二敗」。

 脈與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有密切的關係,所似脈搏隨心搏動的頻率而變異。

 血液因溫度的直接刺激,加速循環,心搏因之加速,脈數即因血之熱而流速,此為生理上之常態。

 亦有數脈不因熱而因心臟衰弱者,名曰:「虛」。

 脈急為神經與血管緊張的表現,脈數急,即因血熱的刺激而行數,神經血管因熱而緊張,可見病勢在進行中,故曰:脈數急者,為傳的表現。

 《傷寒論》每有言一日、二三日、六七日、八九日、十三日等,皆言病之過程。非確切不易,為一定如許之時期。

 清季以前註家每引《內經》經文:「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以為準計。

 讀書泥於章句,每致誤會。

 病的傳與不傳,以病變證狀為決,萬不可以日計算。

 本條之言「傷寒﹝typhoid﹞」一日,言「太陽」初病的意義,以後見有日期,都從此義,不再釋。

 舌色正常,舌苔薄嫩,則病尚無傳變﹝transfer﹞趨勢。若舌色之紅而為絳,舌苔薄而為厚,而為黃者,病已傳裏的表示。

 此從舌色、舌苔亦可觀察病之轉變與否。診斷須從多方面觀,不能祇憑一脈也。

 本條之原文為「

  『傷寒﹝typhoid﹞』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者,為傳也。」與下條原文「

  『傷寒﹝typhoid﹞』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同為辨病之傳與不傳,一以脈辨,一以證辨。

 但本條有脈有證,下條無脈無證,祇言「陽明」、「少陽」證不見者,文極簡略。

 近賢「傷寒﹝typhoid﹞」大家陳遜齋氏,將二條原文修改,脈證各分,涇渭不混,且與原文之文法類似,認為改之合理,特從之。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