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尋源》(清‧呂震名)

 下集:

 生薑瀉心湯: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hard_glomus_below_the_heart﹞。乾噫食臭﹝dry_belching_with_food_malodor﹞。脇下﹝under_the_rib-side﹞有水氣﹝edema﹞。腹中雷鳴下利者﹝diarrhea﹞:生薑瀉心湯主之。

按:傷寒成痞。多因誤下。此則不因誤下而成痞。皆因胃中不和。

 太陽未盡之餘邪。入而與內飲相搏結。陽邪居胃之上口。故心下痞硬﹝hard_glomus_below_the_heart﹞。乾噫食臭﹝dry_belching_with_food_malodor﹞。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脇下﹝under_the_rib-side﹞有水氣﹝edema﹞。

而腹中雷鳴下利﹝diarrhea﹞。故君以生薑。兩擅散邪逐飲之用。而

 熱之格於上者。用芩連之苦以瀉之。

 寒之格於下者。用乾薑半夏之溫以瀉之。

復以人參、甘草、大棗和養胃氣。使邪不能犯正而痞自解。以痞在心下。故方以瀉心名。

 此寒熱﹝cold_and_heat﹞錯雜之邪。故以寒熱﹝cold_and_heat﹞錯雜之藥治之。而一一對證。制方之義精矣!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