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醫必辨》(清‧李冠仙)

 論診病須知四診:

診病之法,無過於望、聞、問、切,所謂四診也。

 此四字無人不知,果得其法,病無不治。

而醫多差誤者,口能言之,而心不能得,手不能應也。

 其中奧妙,本難盡言,然初學診病,果能得其大略,臨症留心,久之純熟,自然觸手成春。

第一曰望。

 望者,望其色也。

 凡人五官,應乎五臟﹝the_five_Zang_organs﹞:目為肝竅,鼻為肺竅,耳為腎竅,口為脾竅,心開竅於舌,又心寄竅於耳。

 病在何官,即可知其在何臟矣。

又五色配乎五臟﹝the_five_Zang_organs﹞:白屬肺,赤屬心,黑屬腎,青屬肝,黃屬脾。

 面現於色,又可推及五臟﹝the_five_Zang_organs﹞矣。

 面部多屬陽明,左顴屬肝,右顴屬肺。

 色有不當現而現者,可推而知臟腑﹝organs﹞之受克于何臟矣。

 凡此變化,言不能窮,而總以五行之生克推之,自然有得。

 昔扁鵲見齊侯,一望而知其病在腠理﹝striae_and_interstitial_space﹞;又五日,而知其病在血脈;又五日,而知其病在腸胃;又五日,而知其病皆在髓。

 望之時義大矣哉!

 今人雖不敢希古神醫,而氣色之現於面者,未嘗不可望而知也。

 至望其舌,尤屬緊要。

 蓋病在臟腑﹝organs﹞,醫非盧扁,何能視見?

 而有可見者,除二便外,則舌為要。

 舌之可推測者最多。

 《傷寒舌鑒》三十六舌,不可不曉。

 《張氏醫通》加至一百二十舌,其繪圖大半以苔之裂紋為辨,以為精詳,實多造作,徒亂人意耳!

 予以為看舌之道,先看其有苔無苔。

 舌赤無苔,陰虧已極;兩旁有苔,中心無苔,有似紅溝,亦屬陰虧。

 薄薄苔痕,平人之舌。

 若苔濃則胃有停滯,白則夾寒,黃則夾熱,板則邪滯未化,腐則邪滯漸化。

 苔如米粉,邪滯甚重,在時邪門﹝seasonal_pathogen﹞,雖白而乾,可以用下。

 然又必觀其堆之鬆緊,緊則為實;松又為虛,有用補而退者。

 舌苔焦色,屬熱所致。

 苔之全黑,火極似水,非下不可。

 然必審其燥與潤,燥生芒刺,熱重無疑;若黑而潤,絕不煩渴,反屬火不歸原,急宜桂、附回陽,稍進寒涼,則必隕命。

 此看舌之重在苔也。

至於舌乃心之苗,脾脈連舌本,腎脈夾舌本,肝脈繞舌本。

 舌本紅,屬陰虛內熱;

 舌尖紅,屬心火;

 舌本紅腫或破碎疼痛,屬心脾積熱;

 舌強,屬痰熱;

 舌卷,屬肝氣欲絕;

 舌不能言,屬腎氣不至。

 此類由臟而發者居多,全在乎望之詳審,則望舌不誠要哉?

第二曰聞。

 診病可聞而知者較少,然不可不辨也。

 外感﹝external_contraction﹞聲多壯厲,內傷﹝internal_damage﹞聲多怯弱。

 聞呼吸而辨其調否?

 聞鼻息而辨其利否?

 床帳內有病氣,知其邪之深;床帳內無病氣,知其邪之淺。

 語言舛錯,恐其邪之伏;語言清白,恐僅內之傷。

 哼聲不止,恐疼痛之難禁;怠惰懶言,恐形神之交憊。

 此皆聞之不可忽者也。

第三曰問。

 尤不可不細。

 問其寒熱與否;問其有汗與否;問其頭疼﹝Headache﹞、身痛與否;

 問其大解閉否;問其大便之或燥或稀或溏,並問解出之熱否臭否;

 問其小溲之利否、多否少否;

 問其溲色之或白或黃或赤,並問溲出之熱否臭否、清否濁否;

 問其夜尚能寐否;問其飲下之甘否,饑否吐否?

 問其胸胃之悶否;問其腹之痛否。

 痛而拒按屬實,輕則消導,重則攻下,雖痛喜按屬虛,或宜溫通,甚宜溫補。

 問其口中乾渴否;渴欲飲否;飲欲熱否;飲欲冷否;邪熱作渴,必然欲飲。

 陰虛內熱,渴不欲飲。

 問其有汗與否;汗出退熱否;邪從汗解,得汗熱退,或退不淨,再汗即淨。

 陰虛發熱,雖汗不解,屢發其汗,而熱轉甚。

 此非問不得而知也。

 而更有不得不問者,問其人向有舊疾否,或向有肝氣,或向有血症。

 發散之藥性屬辛溫,太過則肝氣因之而發,消導之藥性多香燥,太過則吐紅便血﹝hematochezia﹞之恙因之而發;外感﹝external_contraction﹞未去,內傷﹝internal_damage﹞加增,醫者何以處此?

 況病情甚多,凡有舊疾,必先細細問明,用藥兼顧,早為監製。

 問而知之謂之工,不誠然乎!

若夫第四曰切。

 尤四診中之最要者。

 學人須將二十七脈細細推敲,《瀕湖脈訣》熟熟記誦,諸名家論症必論脈,多多考驗。

 臨症時心平氣靜,先以中指按定關脈,掌後高骨謂關也,乃齊下前、後二指,是為三部脈,前指按關前寸部也,後指按關後尺部也。

 先浮按,次中按,次重按,每部各浮、中、沉三診,合為九候。

 毋庸以二十七脈來尋病脈,而病患自然現出何脈。

 大抵浮、沉、遲、數、其象易明;洪、微、弦、滑,亦尚可曉;其餘脈象,初學不易推求,然久熟貫串,自能領會。

 雖仲景先師,謂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正要人細心領會耳!

 不然脈之不知,何能診病耶?

 至於何脈主何病,有獨見者,有兼見者,有三四見者。

 如傷寒﹝typhoid﹞脈必浮而兼緊,傷風脈必浮而兼緩,風寒化熱脈必浮而兼數,由熱生痰脈必數而兼滑。

 又如肝病脈必弦,有熱必兼數,犯胃生痰必弦數而兼滑。

 凡病可從此類推。

 至於獨大、獨小、獨數、獨弦,更可以尋病之所在。

 或脈本六陽,陰必先虧;或脈本六陰,陽先不足。

 用藥另有斟酌。

 病雖變幻無窮,總不外乎五臟﹝the_five_Zang_organs﹞、六腑﹝Six_Fu_Organs﹞,三部九候果能無差,自能按經施治。

 予論雖言大略,而學人從此入門,加以工夫考校,何患醫道之不明哉?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辰奕0934-020-2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