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貫珠集》(清‧尤在涇) |
卷一 太陽篇上: |
太陽權變法 第二: |
陽微先汗陰微先下隨脈施治 一條: |
太陽病﹝taiyang_disease﹞未解。脈陰陽俱停。 必先振栗﹝shivering﹞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 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 |
脈陰陽俱停者。陰陽諸脈。兩相停勻。而無偏勝也。既無偏勝。則必有相持不下之勢。故必至於戰而汗出。而後邪氣乃解。振栗者﹝shivering﹞。陰陽相爭之候也。但陽脈微者。 陽邪先衰。故當汗出而解。 |
但陰脈微者。陰邪先衰。故可下之而解。 所謂攻其堅而不入者。攻其瑕而立破也。 然本論云:尺中脈微者,不可下。 此又云: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 蓋彼為正虛而微。此為邪退而微也。脈微則同。 |
而辨之於邪與正之間。亦未易言之矣! 調胃承氣乃下藥之最輕者。以因勢利導。故不取大下而取緩行耳。夫傷寒先汗後下者。法之常也。或先汗或先下。隨脈轉移者。法之變也。 設不知此而汗下妄施。寧不為逆耶。 |
調胃承氣湯方: |
大黃(四兩,去皮)、炙甘草(二兩)、芒硝(半斤); |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