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懸解》汗下宜忌 不可汗下 四章:

不可汗下一: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Headache﹞、目黃﹝yellowing_of_the_eyes﹞,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

 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passing_stool_with_pus_and_blood﹞。

 頭痛﹝Headache﹞、目黃﹝yellowing_of_the_eyes﹞者,若下之,則兩目閉。

 貪水者,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若發汗,則戰慄。

 陰陽俱虛,惡水者,若下之,則裏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苔,躁煩。

 脈實數,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hematochezia﹞,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uninhibited_urination﹞。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熱氣外出,頭痛﹝Headache﹞,目黃﹝yellowing_of_the_eyes﹞,衄不可制,是濕熱之上壅也。

 渴而貪水者,胃逆而火升,必嘔。

 惡水者,陽虛而火敗,必厥。

 若下之,則下寒格其上熱,相火﹝ministerial_fire﹞升炎,咽中生瘡。

 脾主四肢﹝spleen_governing_limbs﹞,假令手足溫者,肝脾陽陷,鬱熱傷陰,必下重而便膿血﹝passing_stool_with_pus_and_blood﹞,頭痛﹝Headache﹞、目黃﹝yellowing_of_the_eyes﹞者,陽虛濕盛,若下之,則虛陽陷而目閉。

 渴而貪水者,下則亡其下焦之陽,脈必厥。

 厥者,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大,乃氣結而不流暢之故也。

 其聲嚶,嚶者,聲細欲絕,乃氣敗而不發揚之故也。

 咽喉塞塞者,孔竅梗阻,乃氣蔽而不開通之故也。

 蓋渴而貪水者,胃逆火升,下之而寒濕下旺。

 濁氣上填,氣道壅塞,故脈證如此。

 若發汗,則亡其上焦之陽,戰慄振搖。

 氣脫津傷,陰陽俱虛,惡水者,若下之,則胃陽頹敗,裏冷不嗜食,脾陽頹敗,大便完穀出。

 若發汗,則陽泄火升,口中必傷。

 肺津鬱濁,塞于心部,心竅于舌,故舌上白苔。

 君火﹝sovereign_fire﹞升逆,故生煩躁﹝dysphoria﹞。

 經陽外脫,故脈數實。

 津液亡泄,故不大便。

 肝脾陷敗,六七日後,木鬱風動,疏泄不藏,必便血也﹝hematochezia﹞。

 若發汗,裏陽愈敗,則膀胱不藏,小便自利﹝uninhibited_urination﹞而不禁也。

不可汗下二: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

 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候也。

 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熱多者,目赤﹝red_eyes﹞脈多,睛不慧。

 醫復發之,咽中則傷。

 若複下之,則兩目閉,寒多者,便清穀,熱多者,便膿血﹝passing_stool_with_pus_and_blood﹞。

 若熏之,則身發黃﹝jaundice﹞。

 若熨之,則咽燥﹝dry_pharynx﹞。

 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難者﹝difficult_urination﹞,為危殆。

傷寒,尺寸脈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作厥。

 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候也。

 蓋脈道緊迫,經氣不能暢行,故忽大而忽小也。

 其惡寒甚者,外寒閉其內熱,熱蒸竅泄,翕翕汗出,喉中疼生。

 發熱多者,熱氣外達,目多赤脈,眼晴不慧。

 若醫復發其汗,則肺津愈枯,咽中更傷矣。

 若複下之,則陽氣陷,兩目閉。

 下後陽敗而內寒多者,則便清穀,陽陷而內熱多者,則便膿血﹝passing_stool_with_pus_and_blood﹞。

 若用火熏之,則濕氣鬱蒸,而身發黃色。

 若用火熨之,則肺津消爍,而咽中乾燥。

 若小便利者,氣化未絕,尚可救之,小便難者﹝difficult_urination﹞,氣化不行,此為危殆矣。

 上章小便之利,乃水泉之不止,此章小便之利,乃氣化之猶行,證同而病異也。

不可汗下三:

傷寒頭痛﹝Headache﹞,翕翕發熱﹝feather-warm_heat﹞,形像中風﹝stroke﹞,常微汗出。

 自嘔者,下之益煩,心中懊憹﹝feeling_of_vexation﹞如饑。

 發汗則致痙﹝tetany﹞,身強難以屈伸。

 熏之則發黃﹝jaundice﹞,不得小便,久則發咳吐。

傷寒頭痛﹝Headache﹞,翕翕發熱﹝feather-warm_heat﹞,形像中風﹝stroke﹞,常微汗出,是濕盛而陽鬱者也。

 若自嘔者,胃氣上逆,下之中氣敗而胃愈逆,益增其煩,心中懊憹﹝feeling_of_vexation﹞不快,而清陽陷敗,空餒如饑。

 發汗耗其津血,筋脈失養,則成痙病﹝convulsive_disease﹞,身體強,難以屈伸。

 火熏則濕氣鬱蒸,身發黃色,不得小便,久則肺胃升逆,而發咳吐也。

不可汗下四:

傷寒,發熱頭痛﹝Headache﹞,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abdominal_fullness﹞,下之則短氣﹝brachypnea﹞,小便難﹝difficult_urination﹞,頭痛﹝Headache﹞背強。

 加溫針則衄。

發熱頭痛﹝Headache﹞,微汗出,證與前同。

 發汗敗其陽神,故不識人。

 熏之傷其肺氣,故喘。

 氣不化水,故不得小便。

 濕氣不泄,故心腹脹滿。

 下之陽亡濕盛,濁氣升塞,則短氣﹝brachypnea﹞而小便難﹝difficult_urination﹞,頭疼而脊背強。

 溫針爍其營血,則血升而鼻衄﹝epistaxis﹞。

 總之,陽虛之家,汗、下、溫針,俱非宜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