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附】仲景溫義:

仲景《傷寒》: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熱灼者,名曰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傷寒陽乘陰位,衛氣內鬱,則發熱。

熱傳陽明,金土枯燥,則作渴,陰乘陽位,營氣外閉,則惡寒,故太陽傷寒,未傳陽明,則有寒熱而無渴證。

若病在太陽,發熱作渴,而不惡寒,此非傷寒。是謂溫病。溫病之家,陽盛陰虛,津血枯槁,最忌汗、下、火攻。

若發汗亡陰,身熱如灼,火烈風生,名曰風溫。

風溫為病,陽亢陰絕,其脈尺寸俱浮。

毛蒸裏泄,常自汗出;清氣消亡,身體重濁;膽熱傳胃,土困則多眠睡;鼻息粗重,必作鼾聲;機關燥澀,語言難出。

是皆誤汗之證也。若被下者,亡其腎陰,小便不利;血枯金燥,直視不轉;風木疏泄,溲溺遺失。是皆誤下之證也。

若被火者,病微則肌肉薰蒸,而發黃色;病劇則水枯木燥,肝膽失營,魂氣震盪,形如驚癇;筋脈伸縮,時作瘛;肌膚焦黑,色若煙熏。是皆誤火之證也。

凡若汗、若下、若火,皆為逆治。一逆尚延引其時日,再逆則催促其命期矣。

 鼻:原脫,據蜀本、集成本《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傷寒懸解·卷十三補》。

 裏:猶理也。《荀子·解蔽》:「而宇宙裏矣。」注:「裏,當作理。」

 則:原脫,據蜀本、集成本補。

 鼻:原脫,據本章經文、據蜀本、集成本補。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