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厥﹝Phlegm-jue_Syndrome﹞: |
【原文】 |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①者,邪②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355﹞ |
【詞語解釋】 |
①脈乍緊:乍,忽然,指脈忽然出現緊象。 |
②、邪:此指痰邪。 |
【原文析義】 |
「病人」泛指患傷寒雜病之人。 病人手足厥冷的同時,脈忽然變緊者,是由於「邪結在胸中」所致。 緊脈不僅為主寒主痛,亦主內傷飲食,《金匱•腹滿寒疝積聚篇》即明確指出,「脈乍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痰食之邪內阻,氣血不暢,故脈乍緊。 胸中即胸脘,痰食有形之邪阻遏胸中陽氣,不能充達四末,故手足厥冷;宿食停痰阻滯,胸陽被郁,濁陰不降,而見心下滿而煩。 邪結在胸中,故病人知饑,但因實邪壅滯則不能食。 因其病在胸中,病位偏高,病勢向上,故用瓜蒂散因勢利導,湧吐胸中之實邪。即《內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 待實邪得除,陽氣得通,則厥逆可愈。 |
【辨證提要】 |
【辨證要點】:四肢厥冷,劍突下滿悶而心煩,饑而不能食,脈時見緊象,舌苔白滑膩。 |
【病機﹝pathogenesis﹞】:痰食阻滯胸中,陽氣不能外達。 |
【治法﹝Therapeutic_Methods﹞】:湧吐停痰宿食。方用瓜蒂散。 |
【湯證辨析】:166條為痰阻之太陽病類似證,為痰停胸中影響衛氣運行,故出現類似表證的現象。 本證,同樣為痰阻胸中,但主要影響胸中陽氣的布散,故出現厥逆,共同點都是痰停胸中,故都用瓜蒂散吐之。 |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
|
答案 |
題目 |
【D】 |
「宣可去壅」,屬於宣劑的是: A、麻黃湯; B、大承氣湯; C、定喘湯; D、瓜蒂散; E、枳實薤白桂枝湯。﹝94碩研,綜合科﹞ |
【A】 |
「輕可去實」,屬於輕劑的是: A、麻黃湯; B、大承氣湯; C、定喘湯; D、瓜蒂散; E、枳實薤白桂枝湯。﹝94碩研,綜合科﹞ |
【D】 |
瓜蒂散具有的功用是: A、滌痰息風; B、開關催吐; C、啟閉醒神; D、湧吐痰涎; E、湧吐風痰。 |
【A】 |
依《金鑑傷寒論》,下列關於瓜蒂散方的論述何者正確: A、用之以吐胸中寒熱與氣與飲,鬱結為病; B、其組成為瓜蒂、赤小豆、參蘆; C、服時配熱稀糜湯以促藥力; D、頓服之,不吐者,大劑加服,須得快吐乃止。﹝99特考,內科學﹞ |
【C】 |
具有宣壅催吐功能的方劑是: A、越鞠丸; B、香蘇散; C、瓜蒂散; D、三物備急丸; E、麻黃細辛附子湯。 |
【B】 |
患者段某,胸中痞硬,懊儂不安,欲吐不出,氣上衝咽喉不得息,寸脈微浮。治宜選用: A、溫膽湯; B、瓜蒂散; C、旋覆代赭湯; D、朱砂安神丸; E、清氣化痰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