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陰病寒化證-通脈四逆湯證: ﹝Syndrome_suitable_for_Sini_Decoction_for_Activating_Pulse_Beating﹞ |
【原文】 |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celialgia﹞,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317﹞ |
通脈四逆湯方: |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
【原文析義】 |
本條為少陰陰盛格陽於外的證治。 所論下利清穀,手足厥逆,脈微,為少陰寒化證典型脈症,在此基礎上,見脈微欲絕,則提示此證非一般性少陰寒化證,證屬真陽衰竭之危候。 陽氣極虛陰寒內盛,則病生格拒之變。 陰盛格陽,虛陽外浮,則身反不惡寒。 虛陽上浮則面色赤,由於是虛陽上浮,面赤為面呈嫩紅色,且遊移不定,與屬熱屬實的陽明病「面合色赤」及二陽並病的「面色緣緣正赤」而不遊移當需鑒別。 本證為陰盛格陽證,論中所云「裏寒外熱」實指內真寒外假熱。 由於陰陽格拒證勢危重,複雜多變,除主症外,又多有或然症: 陰寒凝結,脾絡不通則腹痛﹝celialgia﹞; 陰寒犯胃,寒邪上逆則乾嘔; 虛陽上浮,擾及咽部則咽痛; 陽氣欲絕,下利至甚,無物可下則利止脈不出。 此證較四逆湯證危重,如進一步發展則會陰陽離決,已非四逆湯所能勝任,需大力回陽,急驅內寒,故用通脈四逆湯破陰回陽,通達內外。 |
通脈四逆湯與四逆湯藥味相同,但重用附子,倍用乾薑,以大辛大熱之藥,急驅內寒,破陰回陽,通達內外。面赤,加蔥白宣通上下陽氣;腹痛﹝celialgia﹞,加芍藥緩急止痛;乾嘔,加生薑溫胃降逆;咽痛,加桔梗利咽止痛;利止脈不出,加人參大補氣陰,以救陰竭。 |
【煎服法】:①濃煎1次,分2次溫服。②強人可加大乾薑用量。 |
【辨證提要】 |
【辨證要點】: 通脈四逆湯證是由陽氣極虛的真寒和虛陽外浮的假熱兩組症狀組成,辨證要點是手足厥逆,下利清穀,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赤。 |
【病機﹝pathogenesis﹞】: 陰寒內盛,格陽於外。 |
【治法﹝Therapeutic_Methods﹞】:破陰回陽,通達內外。方用通脈四逆湯。 |
【湯證辨析】: 通脈四逆湯證和四逆湯證的鑒別要點是: 兩證均為少陰寒化證,病機都屬陽虛陰盛,但通脈四逆湯證較四逆湯證危重,並有陰寒內盛,格陽於外之病機及身反不惡寒,面赤等假熱見症。 |
【醫案選釋】 |
案1:真寒假熱證 |
徐國楨,傷寒六七日,身熱目赤,索水到前,複置不飲,異常大躁,將門牖洞啟,身臥地上,輾轉不快,更求入井。 一醫急以承氣與服。喻診其脈,洪大無倫,重按無力。 乃曰,是為陽虛欲脫,外顯假熱,內有真寒,觀其得水不欲咽,而尚可用大黃、芒硝乎? 夫天氣燠蒸,必有大雨,此證頃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 即以附子、乾薑﹝各五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煎成冷服,服後寒戰,戛齒有聲,以重綿和頭複之,縮手不肯與診,陽微之狀始著,再與前藥一劑,微汗,熱退而安。《古今醫案錄•卷一•傷寒》 |
案2:傷寒格陽證 |
馮氏子,年16。病傷寒,目赤而煩渴﹝polydipsia﹞,脈七八至。醫欲以承氣下之,已煎藥,而李適從外來,馮告之故,李切脈大駭曰:「幾殺此兒!」 《內經》有言,在脈諸數為熱,諸遲為寒。今脈八九至,是熱極也。殊不知《至真要大論》云:病有脈從而病反者何也?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王注云:言病熱而脈數,按之不動,乃寒格陽而致之,非熱也。 此傳而為陰證矣!今持薑附來,吾當以熱因寒用之法治之。 藥未就,而病者爪甲已青,頓服八兩,汗漸出而癒。《名醫類案•卷一•傷寒》 |
【辨治思路】: 案1: 是外假熱而內真寒,索水似屬熱證,複置不飲則肯定非熱;脈洪大無倫,似屬熱證,重按無力則肯定非熱。抓住了這兩點,就不被異常大躁,門牖洞啟,輾轉不快,更求入井等假熱現象所迷,從而得出真寒假熱的正確診斷,於是力排眾議,毅然投以大劑回陽救逆方藥,並採用熱藥冷服的給藥方法,終獲病癒。此案對真寒假熱證的辨證,極有啟發幫助。 案2: 症雖見目赤煩渴﹝polydipsia﹞,脈數,但乃寒格陽而致,繼而見爪甲已青即是真寒顯露,證危,故以大劑量薑附﹝通脈四逆湯之義﹞頓服而癒,此例病危用藥量大對臨床搶救陽脫之症亦有極大啟發。 |
【現代研究﹝Modern_Research﹞】 |
據臨床報導,由於本方加重了附子、乾薑的用量,常用之治療少陰病陰盛格陽證,嚴重的下利、吐瀉證,寒邪遏伏的咽痛失音證,嚴重的惡寒證,真寒假熱的厥逆證等。藥理研究參見四逆湯證。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