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第七卷(刺法) |
刺法-《寶命全形論》 |
木敷者,其葉發。 |
按,《太素》作木陳者,其葉落。楊上善云:葉落者,知陳木之已盡,以比衰壞之征,于義較協。 |
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 |
楊上善云:存身之道,知此五者,以為攝養,可得長生也。魂、神、意、魄、志,以神為主,故皆名神,欲為鍼者,先須治神。故人無悲哀動中,則魂不傷,肝得無病,秋無難也。無怵惕思慮,則神不傷,心得無病,冬無難也。無憂愁不解,則意不傷,脾得無病,春無難也。無喜樂不極,則魄不傷,肺得無病,夏無難也。無盛怒者,則志不傷,腎得無病,季夏無難也。是以五過不起于心,則神清性明,五神各安其臟,則壽延遐算也。養身,《太素》作養形。 楊上善云:飲食男女,節之以限,風寒暑濕,掇之以時,有異單豹外凋之害,即內養形也。實慈怒以愛人,和塵勞而不跡,有殊張毅高門之傷,即外養形也。內外之養兼備,則不求生而久生,無期壽而長壽,此則鍼布養形之極也。治神養身,不專主用鍼而言,其說甚精。 |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
|
答案 |
題目 |
【B】 |
七情內傷致病,首先損傷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
【A】 |
七情內傷致病多損傷的臟是: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腎; D、心、肺、肝; E、肺、脾、腎。 |
【B】 |
七情內傷致病最多見於: A、心、肺、脾; B、心、肝、脾; C、心、肝、腎; D、心、肺、肝; E、以上都不是。﹝94碩研,綜合科﹞ |
【A】 |
七情內傷致病最常見損傷的內臟是: A、心肝脾; B、心肝腎; C、心肝肺; D、肺肝腎; E、肝腎心。 |
|
七情太過,可損傷相應臟腑,從臨床上看,以【心】、【肝】、【脾﹝Spleen﹞】三臟為多見。﹝中基﹞ |
【E】 |
七情太過首先傷及: A:肝﹝Liver﹞氣; B:脾﹝Spleen﹞陽; C:腎﹝Kidney﹞精; D:肺﹝Lung﹞津; E:心﹝Heart﹞神。﹝中基﹞ |
【A】 |
七情刺激,易導致心氣渙散的是: A、喜; B、怒; C、悲; D、恐; E、驚。﹝中基﹞ |
|
七情致氣機逆亂主要表現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中基﹞ |
【A】 |
七情致病的形式是: A、直接影響內臟; B、口鼻而入; C、損傷絡脈; D、侵犯肌表; E、相互染。﹝中基﹞ |
【E】 |
七情致病最易損傷哪幾個臟: A、心肝腎; B、肺脾腎; C、肝脾腎; D、心肺脾; E、心肝脾。﹝中基﹞ |
【E】 |
七情致病影響臟腑氣機,下述哪項錯誤: A、怒則氣上; B、喜則氣緩; C、悲則氣消; D、思則氣結; E、恐則氣亂。﹝中基﹞ |
【E】 |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藥物功效的配伍是: A、相須; B、相使; C、相殺; D、相畏; E、相惡。﹝中基﹞ |
【D】 |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藥物毒副作用的是: A、相惡、相使; B、相殺、相反; C、相須、相惡; D、相殺、相畏; E、相須、相使。 |
【D】 |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藥物毒副作用的配伍是: A、相須、相使; B、相殺、相反; C、相須、相惡; D、相殺、相畏; E、相畏、相使。 |
題目 |
解析 |
七情內傷有何致病特點? |
答: ㄅ、七情皆從心而發:七情太過,首先影響心神,然後影響其他臟腑而發病。 ㄆ、直接傷及內臟:如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其中又以傷及心肝脾為多見。 ㄇ、影響臟腑氣機:怒則氣上,致肝氣上逆,血隨氣逆於上;喜則氣緩,致心氣渙散,精神不集中,神志狂亂;悲則氣消,致傷肺氣,氣短乏力,萎靡不振;恐則氣下,致腎氣不固,氣泄於下,二便失禁,遺精;驚則氣亂,致心氣紊亂,心悸驚恐不安;思則氣結,致脾氣鬱結,納呆,脘腹脹滿、便溏。 ㄈ、多發為情志病:導致癲狂、驚悸、不寐等病症。 ㄉ、病勢變化與情志關係密切:許多病症,往往因不良情志刺激而使病勢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