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五苓散之注釋: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金匱要略》﹞

【註】:

此方證僅有「黃疸病」三字,頗漠然。故東洞翁下本方定義為治五苓散證而發黃者,此言有理,可從之。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主小便不利,用於發黃之輕證。故《聖濟總錄》云:『此方治陰黃,身如橘色,小便不利。』陰黃之證,詳見於《巢氏病源》,非謂陰證也,謂無熱狀耳。若此證有熱狀者,宜選用梔子蘗皮湯及茵陳蒿湯。…東垣治酒客病,以用此方為最宜,蓋平日醉酒與煩悶不止者,以發汗利小便之方法為適宜也。」

求真按:「上說亦可補仲景所未備。」

茵陳五苓散方

茵陳蒿﹝8克﹞,五苓散﹝4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輩之治驗】:

《醫方口訣集》曰:「有一人,五月間乘梅雨往返於大阪,自覺身體微熱,四肢倦怠。一醫作風濕用藥,則惡食甚,一醫作傷寒治,則發熱甚。醫治經月,前證愈甚,至寓求治。診之脈沉,問曰:『渴乎?』曰:『渴。』『小便利乎?』曰:『不利而色黃。』予曰:『《金匱》有曰:“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當發黃。”

 又曰:“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因日晚不及為末,唯作湯藥服之,一帖而食進,五帖而熱退,十帖而病如失,後用調理而安。」

求真按:「如據此治驗觀之,則本方證必非無熱者,則前記淺田氏之說,似不可盡信也。」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C】

男嬰,生後15天,證見面目皮膚發黃,黃色淡而晦暗,身倦神疲,四肢不溫,大便溏薄灰白,小便少,舌質淡,苔白膩,首選方劑是:

  A、茵陳五苓散;  B、參苓白術散;  C、茵陳理中湯;  D、複元活血湯;  E、茵陳術附湯。﹝中醫﹞

【C】

治療寒濕阻滯型胎黃首選方劑是:

  A、茵陳術附湯;  B、茵陳五苓散;  C、茵陳理中湯;  D、參苓白術散;  E、藿香正氣散。﹝中醫,兒科﹞

【A】

治療萎黃的代表方劑是:

  A、人參養營湯;  B、茵陳四苓散;  C、茵陳五苓散;  D、柴胡疏肝散;  E、茵陳術附湯。﹝中醫﹞

【E】

治療黃疸各型的首選方,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脾虛濕滯證用黃芪建中湯加減;  B、疫毒熾盛證用犀角散加減;  C、熱重于濕證用茵陳蒿湯加減;  D、寒濕阻遏證用茵陳術附湯加減;  E、濕熱留戀證用茵陳五苓散加減。﹝中醫﹞

【D】

治療黃疸陰黃證,應首選:

  A、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B、梔子柏皮湯;  C、茵陳五苓散;  D、茵陳術附湯;  E、茵陳蒿湯。﹝中醫﹞

【A】

治療黃疸熱重于濕證,應首選:

  A、茵陳蒿湯;  B、茵陳五苓散;  C、大柴胡湯;  D、犀角散;  E、茵陳術附湯。﹝中醫﹞

【C】

某男嬰,出生26日。症見面目皮膚發黃,色深晦暗無華,不思吮乳,腹部脹滿,青筋暴露,脅下痞塊,唇舌紫暗。治療首選方:

  A、茵陳理中湯;  B、少腹逐瘀湯;  C、血府逐瘀湯;  D、桃紅四物湯;  E、茵陳五苓散。﹝中醫﹞

【C】

張小姐,32歲。症見全身萎黃,腹滿而喘,尿色不黃,小便自利。經某中醫師治以茵陳蒿湯後,原症不減,反而出現呃逆作嘔的症狀。依《金匱要略》所述,此呃逆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

  A、大黃硝石湯;  B、茵陳五苓散;  C、小半夏湯;  D、桂枝加黃耆湯。﹝高考,臨床醫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