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病欲解時: ﹝Taiyang_Disease_tending_to_be_cured﹞ |
【學習要求】 |
瞭解太陽病欲解的時間及其機理。 |
【原文】 |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9﹞ |
【詞語解釋】 |
①、欲解時:指邪氣可能得解的時間,非病必愈之時。 |
②、從巳至未上:指巳、午、未三個時辰,即上午9時至下午3時這段時間。 |
【原文析義】 |
本條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推測太陽病欲解的有利時間。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自然界六氣環境與地上五行環境的變化,可以影響人體生理與病理的變化。人體一旦得病,又可以通過外界的氣候環境變化,激發人體自身的陰陽調節,以求得平衡,而抗病祛邪。《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人體之陽,若天與日,天陽之氣與日之升降,而有盛衰,人亦應之。太陽主寒水之化,巳午未為陽旺之時,日麗中天,陽光普照,病氣得天時旺氣之助,則風寒之邪易散,病即可解。亦即陰得陽解之義,天人感應之理。 |
太陽病欲解時,不能簡單理解,應考慮幾個方面: 一是邪輕病不重者,此時得自然界隆盛陽氣之助,病邪有可能不藥而癒; 二是病者或已服用對證方藥,病邪未能解除,待到欲解時辰,借助外界陽氣,于藥力正氣合力同時,而易於驅邪病癒; 三是病證較輕,用藥之後,尚有微邪,則正氣假以天時,而陰陽自和,邪去病癒。而其中能否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及時施以正確有效治療,十分關鍵。 |
太陽病解,雖與自然界陽氣盛衰有關,但起決定作用者,還是在於人體內部因素,即病者本身之正氣是否充實,有無痼疾與兼挾證等。同時亦要顧及外部因素,如是否重複感邪,或調護是否得當等。因而對此條所言「欲解」,不可一概而論之。 |
【疑難點擊】 |
本條言「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諸家釋此皆能本天人相應之理,如柯韻伯曰:「巳午為陽中之陽,故太陽主之。至未上者,陽過其度也。人身陰陽,上合於天,天氣至太陽之時,人身太陽之病,得借其主氣而解,此天人感應之理也。」﹝《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太陽脈證》﹞惟餘無言不信此說,認為是難解之謎,只信七日巨陽病衰之理,謂「征諸實驗,則此無疑。」如其《傷寒論新義•太陽上篇》云:「此不過示明中醫三陽三陰病自解之大概而已,然而不敢信之也。即以前圖觀之,其三陽三陰自解之時間距離,亦有偏重之嫌,殊難自圓其說。此種說法,可算是中醫書中之一個絕大的謎。蓋六經之傳,尚無定軌,病之自解,豈可以準時以計,而一時錯誤耶?不過病果自解,每在第七日,以時計算,每每約在六個二十四小時左右。征諸實驗,此則無疑者也。」 |
【復習思考】 |
01、為什麼說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
02、你對「欲解時」是怎樣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