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緩急治則: ﹝Therapeutic_principle_Of_chronic,acute_primary_and_secondary_cases﹞ |
【原文】 |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①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②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91﹞ |
【詞語解釋】 |
①、清穀:清,同圊,指廁所,此活用作動詞。清穀,即瀉下未消化的食物。 |
②、清便自調:指大便已恢復正常。 |
【原文析義】 |
本條辨傷寒誤下後表裏緩急的治法。傷寒表證,當先解表,若使用下法,則屬逆治。 蓋誤下之後,不僅脾陽衰憊,運化無權,而且累及下焦腎中真陽,釜底無焰,火不生土,已成三陰虛寒陽衰陰盛之危證,則有續得下利清穀不止。 此時雖有身疼痛的表證,亦無暇顧及,因脾腎陽衰,若再強行解表,必致虛脫之變證也。 故必須急救其裏,回陽救逆,補火燠土,宜四逆湯。 服湯後如大便恢復正常,是裏陽已複,陽回利止,而身疼痛仍在,為表證未罷,則又當急與桂枝湯,調和營衛,以和其表。 |
本條是表裏同病,裏急治裏、先裏後表之治法。若從先病者為本、後病者為標之說來看,又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之治法。 由此可見,標本學說與表裏先後治則,立論角度雖有不同,然其精神實質卻是一致的。 |
【原文】 |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四逆湯方。﹝92﹞ |
【原文析義】 |
本條辨表裏同病,當舍證從脈,治用先裏後表法。病發熱頭痛,是太陽表證,表證脈當見浮,今見沉脈,沉為在裏,是表證而見裏脈,故謂之「反」。 沉脈有虛有實,沉而有力者屬實,沉而無力者屬虛。從本文「當救其裏,用四逆湯」來看,必屬沉細無力之脈。 再結合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可以測知本證是太陽與少陰兩感證,亦即表裏同病,自宜用表裏雙解之治法。 如無汗用麻附細辛、麻附甘草二方,以溫陽發表;有汗用桂枝新加湯,以益氣和營、通陽和表。 若服之不效,則是裏虛之證重而且急,雖有身疼痛等表證,亦當先救其裏,用四逆湯,以溫裏壯陽,固其根本。 此處雖未言治表,實寓解表法于回陽救逆之中,待陽回寒散,則不用解表而表自解也。 |
此條緊承91條而來,91條是詳其證,下利清穀不止,本條是辨其脈,脈微細而無力。 此屬互文見意筆法,既要分看,又要合看。 細審之,91條為表病誤下,邪陷少陰,太少同病;92條則未經誤治,起始即為太少兩感證,而其中有一個表裏雙解的治療轉歸過程。 但其結果,總屬表裏同病,陽虛寒盛,急而且重,故治法皆取先救其裏。陽複以後,是否再用解表,則又當以表證能否自解而取捨之。 |
【疑難點擊】 |
在條文的理解上,《醫宗金鑒》指出本條有脫簡,應於「身體疼痛之下,補入「下利清穀」四字,才合「當溫其裏」治法之精神。 如謂「身體疼痛之下,當有下利清穀四字,方合當溫其裏之文。 觀太陰篇﹝指《醫宗金鑒》的編次篇目,編者注﹞云:傷寒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痛者,急當救裏,宜四逆湯。此雖未下,但脈反沉,可知裏寒,必是脫簡。」 有關本條舍證從脈之說,柯韻伯言之甚精,如《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四逆湯證上》曰:「……陽證見陰脈,是陽消陰長之兆也。熱雖發於表,為虛陽;寒反據於裏,是真陰矣!必有裏證伏而未見,借其表陽之尚存,乘其陰之未發,迎而奪之,庶無吐利厥逆之患,裏和而表自解矣!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脈有餘而證不足,則從證;證有餘而脈不足,則從脈。有餘可假,而不足為真,此仲景心法。」 蓋臨床所見,脈與證多相協應,然因病人稟賦強弱不同,而實證有見虛脈者,虛證有見實脈者,故審證用藥,須辨脈證的從舍。 此條證有發熱頭痛,身體疼痛,乃一般表像,而脈沉是真,陽虛寒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所謂「證有餘而脈不足」,「不足為真,」故當舍證從脈。 至於「脈有餘而證不足,」「有餘可假之例」,如283條「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即是,此則又當舍脈從證。 |
【復習思考】 |
01、什麼叫「壞病」?你對「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有何認識? |
02、70條汗後的虛實辨證如何?60條「振寒﹝shaking_ague﹞,脈微細」說明什麼?你對太陽病轉實熱、轉虛寒的機理有什麼認識? |
03、從病人喜惡,如何辨寒熱真假? |
04、表裏同病、汗下先後的治療原則是什麼?請舉例說明表裏同病,裏證屬虛寒性質,而且以裏證為重者,應如何治療?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