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夏:
先生謂:陽有餘陰不足,若恣欲泄精無度,至夏必陽氣輕浮,有頭痛,腳緛,食少,發熱之患,即注夏也。
注者,灌也。
先因陰虛不勝夏令暑熱,灌之其病則劇,非中熱也。
仲景謂: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是也。
東垣所謂:脾胃元氣先損,至夏而病作,用黃芪人參湯,亦注夏也。
蓋暑熱之氣,不止傷陰,而亦損陽。
東垣治損陽者,重在於胃,以氣為要;先生治傷陰者,重在脾腎,以精血為要。
精藏於腎,血化於脾,皆陰臟也。
注夏之名固同,及分陰陽用藥則不同也。
治陰虛者,非質重味濃屬脾胃之君藥,安能固其陽根而斂其輕浮之氣乎?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