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蜜

味甘、微鹹,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陽明大腸經。

 滑秘澀而開結,澤枯槁而潤燥。

 

《傷寒》蜜煎導法:

 蜜(七合)、煉乾,作挺如指,長二寸。

 內穀道中,欲大便時去之。

 治陽明病,自汗出,小便自利,津液內竭,大便硬者。

 以汗尿亡津,而致便硬,非胃熱便難之比,不可攻下,蜜煎潤燥而滑腸也。

 

《金匱》大半夏湯:方在半夏。

 用之治反胃嘔吐,以腸竅閉塞,糟粕不得下傳,白蜜潤大腸而通傳道也。

 

《傷寒》大陷胸丸:方在大黃。

 用之治結胸項強,以其滑胸膈而下瘀濁也。

 

 


 

《金匱》烏頭湯:方在烏頭。

 用之治曆節疼痛,以其滑經絡而止寒濕也。

 

大烏頭煎:方在烏頭。

 用之治寒疝繞臍痛,以其潤筋脈而緩迫急也。

 

甘草粉蜜湯:方在甘草。

 用之治蛔蟲為病,吐涎心痛,以其滋乙木而息風燥也。

 甘

A:

 遂:原作「草」,諸本均同,據卷四甘遂文、《金匱懸解‧卷十四》、《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改。

 

半夏湯:方在甘

 用之治留飲欲去,心下續堅滿,以其滑腸胃而瀉水飲也。

 蜂蜜濃郁滑澤,滋濡臟腑,潤腸胃而開閉澀,善治手足陽明燥盛之病。

 太陰濕旺,大便滑溏者勿服。

 入水四分之一,煉熟用。

A:遂,原作「草」,諸本均同,據卷四甘遂釋文改。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