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難曰:
五臟六腑,皆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
然,
《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自六十二難至此。俱發明井滎輸原經合之穴。以下俱發明針刺之法也。紀氏曰:井者。若水之源。水始出源流之尚微。故謂之滎。水上而注下。下複承而流之。故謂之輸。水行經歷而過。
故謂之經。經過於此。乃入於臟腑。與衆經相會。故謂之合。素問曰:六經爲川。腸胃爲海也。
范曰:井法木以應肝。脾之位在心下。今邪在肝。肝侵脾。故心下滿。今治之於井。不令木乘土也。滎法火以應心。肺屬金。外主皮毛。心火灼於肺金。故身熱。謂邪在心也。故治之於滎。不使火來乘金。則身熱自愈矣。輸法土以應脾。今邪在土。土必克水。水者腎也。腎主骨。故病則節痛。邪在土。土自病則體重。故治之於輸。經法金以應肺。今邪在肺。得寒則咳。得熱則喘。
金必克木。木者肝。肝在志爲怒。怒則氣逆而作喘。故治之於經。合應水而主腎。腎氣不足。傷於衝脈。則氣逆。腎開竅於二陰。氣逆則不禁而下泄。故宜治合也。五臟六腑。各有井滎輸經合之穴。其原穴獨在六腑。故六腑多一原穴。幷列於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