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十八難曰:

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傷寒有五者。指五病俱統於傷寒一門。而分其所苦之不同也。風爲陽邪。寒爲陰邪。故先列中風,次列傷寒。寒者。皆冬月之正病也。濕溫發於濕土之令居多。熱病發於盛夏。溫病即仲景傷寒經中春溫病也。乃見前之五邪。從本原來。非此之傷寒熱病。故各立其法也。注家以疫症指此溫病,非也。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陰陽即尺寸脈下同)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濇;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

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此發明上文五病之脈。上四病之脈。本文自明。此獨論溫病之脈。行在諸經者。《經》言:溫脈必行於諸陽。然不知在諸陽何經以動。動者。脈盛也。諸陽。三陽也。各隨其經取之者。刺之也。

 

如仲景云:太陽病至七日以上。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

 

先刺風池風府。即此義也。

 

傷寒有汗出而,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癒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癒,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癒。

 

陽虛者。邪實於表。而表之陽氣虛也。陰虛者。邪實於裏。而裏之陰氣虛也。此即邪實正虛也。在表汗。在裏下。此定法也。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熱者,肌痛,唇舌,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

 

傷寒一門。最爲關係。故首節先定其名。示後人不得紊亂。次節明風濕寒熱溫五證之脈。三節言傷寒表裏自有一定汗下之法。不可誤行。此節明當汗當下之義。寒熱病者。即傷寒中風之總名也。皮寒熱者。即仲景所謂太陽之表。風用桂枝湯。寒用麻黃湯。汗之而愈。肌寒熱者。即仲景所謂邪在半表半裏。用小柴胡湯。和解而愈。骨發寒熱者。裏發寒熱也。即仲景謂正陽陽明裏症。用承氣湯下之而愈也。乃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中峰云:苟非明達仲景者。未能明達此義。

 

 

A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