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絡永康堂
預約專線: 093-40202-65 Skype:YCT0934020265 地址:桃園縣平鎮市廣泰路295號
  • Mar 06 Sat 2010 15:00
  • 凡例

一、是經注相傳既久。錯簡頗多。如三難誤列十八難。十難誤列四十八難。凡誤三十餘條。今悉根據古本厘正。一複越人之舊。恐其久而又差。故複撰某難發明何義目次一篇。證誤目次一篇。冠於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序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經八脈及穴道讀音 

 督脈:28穴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經脈及穴道讀音  

手冊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先師秘訣生死血道訣。楊成博遺傳點脈秘書,師曰要害生死血道,要明春夏秋冬四季、十二時辰,方可次斷生死。傷心之事不可用之。出外偶遇惡人,此比功夫不可忍之,無此比惡何必傷人之命,此比手法出在三尖之法。何為三尖之法,虎尖掌尖肩尖是也。定要子午分明,百發百中,賢徒習成此比手法之日,尊師口訣分明,此比功夫,百發百中。難曉此比手法,至善而取之爾,若強取不能成功矣。 

出此比手法次要,虎尖點掌尖、落掌尖、落肩尖,進切不可亂出手傷人之命也,如若發莫忘先師之付託。現看句不明,再看四圍圖式便能明曉,須言叮囑之語而亦自己良心。此書若傳好人,固可按部醫人,如歹人得之則禍害不淺,切不可亂人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身關五形知於臟腑。到傷按六脈以定虛實,認其生死不一,治亦清永無誤。所以心傷面紅,肝傷面青,腎傷面黑,脾傷面黃,肺傷面白。氣絕脫出者,患症雞母皮乳浮者,患指甲刺他甲邊不知痛者;患症不服之氣,患症如常出汗者,患症如肚痛吐瀉,患症四體呃緊,口含用藥灌口即開者,輕可救;不能開者,患症長短氣喘者,患症喉裏響抽者。患症不治,庶不有誤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純粹之至曰精;幽渺之極曰微。闡明陰陽水火、神志悲泣,以及水所從生,涕所從出,神志水火之原。非尋常問答所及,故曰解精微。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盛者,陰陽形氣之盛;衰者,陰陽形氣之衰。方,度也,診也。五度十度,視息視意,皆持診之道,所以方其盛衰也,若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是謂失道。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陽類者,陰陽類聚而交合也。三陽二陽一陽,三陰二陰一陰,其中交屬相並,繆通五臟,陽與陰和,陰與陽和,首論五臟陰陽之至貴,末論四時陰陽之短期,中論三陽三陰之交合,皆為陰陽類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編帝云事有五過四德,汝知之乎?公曰不聞五過與四德。故上編疏五過,此篇征四失。蓋德者,行道而有德於心,今不知四德,是為四失,四失之征,所當謹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疏,陳也。醫工診脈治病,其過有五。未診不問,診而不知,其過一也。不知補瀉病情,其過二也。不知比類奇恒,其過三也。不知診有三常,其過四也。不知終始,不問所發,其過五也。此皆受術不通,人事不明,不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臟腑雌雄表裏,八正九候之道,是以五過不免。帝召雷公而語之曰事有五過四德,汝知之乎?

故此篇疏五過,下編懲四失。蓋知之為德,不知為失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人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從容中道,帝以此理,示諸雷公,故曰示從容。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凡七篇,皆黃帝語於雷公。著至教者,雷公請帝著為至教,開示諸臣,傳於後世也。黃帝繼神農而立極,故曰上通神農。黃帝上通神農,神農上通伏羲,故曰擬於二皇。蓋伏羲知天,神農知地,黃帝知人,三才之道,一脈相傳,故曰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且以知天下,何難別陰陽,應四時,合之五行。帝從雷公之請,著為至教,備言三陽如天,陰陽偏害之理。公未悉知,誠切研求,是以此下複有《示從容》,《疏五過》,《征四失》,《陰陽類》,《方盛衰》,《解精微》,開示雷公,皆至教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帝曰善。客主之勝複奈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元紀大論》鬼臾區曰謹奉天道,請言真要。此篇論六氣司天,六氣在泉,有正化,有勝複,有標本寒熱,有調治逆從,五味陰陽,制方奇偶,謹奉天道,合於人身,故曰《至真要大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帝曰善。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其有常數乎?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無紀大論》,引《太始天元玉冊》之言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此篇以六元而正六十歲之紀,司天在上,在泉在下,化運在中,陽年主太,陰年主少,太主太過,少主不及,其中有化有變,有勝有複,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以岐伯之言,藏靈蘭之室,署曰《六元正紀》,故以名篇。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木火土金水,有平氣,有不及之氣,有太過之氣,皆其常也。天氣制於上,運氣主於中,萬物生化,五蟲孕育,有盛有衰,是其政也。五運根中,六氣根外,化不可代,時不可違,皆為五常之政,故以名篇。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編云,氣交之分,人氣從之。此承上編氣交之意,而為氣交變大論,以明氣運之太過不及,四時之德化政令,星象之吉凶善惡,有常有變,征應於人,藏之靈室,命曰《氣交變大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上編五營運,而論天道六六之節,地理應六節,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歲數始終,萬物生化之道。本經第九篇《六節藏象大論》,為六氣之大綱,此則闡明其旨,以悉其微,故曰《六微旨大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營運者,木火土金水,五運五行之氣也。始則五氣橫天,而化五運五行,既則天地之大,人物之眾,皆本營運以化生。本經第五篇《陰陽應象大論》,為五營運之大綱,此則原其所始,而反復申明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卷之六

合下三卷,計論七篇,皆名大論。論五運六氣司天在泉,天時民病寒熱勝複之理。天地之陰陽四時,備於人身;人身之寒熱虛實,同於天地。首紀天元,而五運五行六氣微旨,歸於人氣以交變。更有五常之政,六元之紀,道極其大,理悉其微,至真至要,皆大論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本,陰陽先後之氣也。先病為本,後病為標。人身正氣調和,外感風熱濕火燥寒之氣,謂之客氣,則以外感客氣為本,三陽三陰正氣為標。若正氣先病,因病而生風熱濕火燥寒之氣,謂之同氣,則以三陽三陰正氣為本,所生同氣為標。故治有從本者,有從標者,有先治其本而後治其標者,有先治其標而後治其本者,間者並行,甚者獨行,此標本之大法也。病傳者,心病傳肺,肺病傳肝,肝傳脾,脾傳腎,相克而傳,皆有死期。若間一臟,則相生而傳,病當自止,不止,而至三四臟者,乃可刺,此病傳之大法也。《靈樞》有《病本》篇論標本,《病傳》論論病傳,分而為二,此則合為一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複申明上編之義。上編論升降遷正退位,及剛柔干支失守,民病疫癘,三虛暴亡,十二官相失,各有刺法。帝更欲宣暢其旨,故又探諸岐伯以明之,名《本病論》者,蓋本上編刺法之病,以為論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篇中大旨,論六氣升降不前,不遷正,不退位,及化運剛柔失守,民病疫疫,帝謀諸岐伯,欲預救生靈,詳其刺治之法,以除民病,故曰《刺法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時刺逆從者,春刺經脈,夏刺孫絡,長夏刺肌肉,秋刺皮膚,冬刺骨髓,四時各有所刺,刺之從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繆,平聲,篇內同。左右交刺,謂之繆刺。病在經脈,則經刺之,刺其俞穴也。病在絡脈,則繆刺之,刺其皮絡也。邪客於手足三陽三陰之絡,有經刺繆次之法。邪客於五臟之絡,亦有經刺繆刺之法。知經脈絡脈孫絡脈之淺深,而繆刺之理明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經脈也。十二經脈,內通五臟六腑,外絡三百六十五節,相並為實,相失為虛,寒熱陰陽,血氣虛實,隨其病之所在而調之,是為《調經論》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熱穴者,水俞五十七穴,熱俞五十九穴也。少陰屬腎主水,陽氣內虛,則水聚為腫,而有水俞之五十七穴,人傷於寒,寒盛則熱,熱氣內逆,而有熱俞之五十九穴。水為陰,寒亦為陰,寒盛則熱,是水俞、熱俞皆主於少陰,各有當刺之穴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作孔,篇內俱同。骨空,周身骨節之穴孔也。

少陰屬腎主骨,與太陽為表裏。太陽主皮膚,少陰主骨髓。任沖督脈皆起於少陰,合於太陽。任脈起於中極之下,沖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凡此皆起於少陰也。任沖之血,澹滲皮膚。督脈之經,行於脊背,凡此皆合於太陽也。故上節論風傷太陽,及於任沖督脈也。少陰主骨,骨屬屈伸不利,則機關廢弛。機關廢弛,則水氣不行,故次節論膝痛不和,及於水俞五十七穴也。少陰屬腎,精髓滲灌骨空,榮於經脈,精髓不榮於骨空,則水毒乘於經脈,故末節論髓空,而及於鼠之寒熱,並為灸刺之法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伯承上編《氣穴論》,而複言氣府也。手足三陽之脈,六腑主之。故脈氣所發之穴,即為氣府。手足三陽,合督任沖脈,凡三百六十五穴,亦應一歲之數,所以承氣穴而補其未盡之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穴者,一身之氣,循行三百六十五穴也。孫絡溪谷,亦三百六十五會,皆應一歲之數。帝願聞真數,而藏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是為《氣穴論》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絡,經脈、絡脈也。上編從皮腠而入於絡脈,絡脈而入於經脈。故此複有經絡之論,論經絡之色,有常有變,所以承上編五色,而補其未盡之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部,皮之十二部也。手足三陽三陰。十二經絡之脈,皆在於皮,各有分部。故曰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部有左右上下,複有外內淺深。百病之生,先於皮毛,由皮毛而腠理,腠理而絡脈,絡脈而經脈,經脈而腑臟。腑臟之氣,亦通於皮,亦有分部,其腑臟之氣,不與於皮,而生大病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樞‧官針》篇云刺有十二節。《刺節真邪》論云刺有五節。長,猶廣也。長刺節者,即以病之所在,而為刺之之節。如頭痛、寒熱、腐腫、積疝、痹病、狂癲諸風,皆以病之所在,而取刺之,所以廣五節十二節之刺,故曰長刺節。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解,解《靈樞》《素問》所言之針法也。針法始於一,終於九,上應天地,合於人身,故虛實之要,九針最妙,此帝首問九針之解,虛實之道,以為針解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有《血氣形志篇》,血氣之立乎外者,為形;血氣之存乎內者,為志。刺志者,得其內之所存以為刺也。如形本乎氣,氣本乎穀,血本乎脈,而形氣穀氣血脈,有虛實常反之道,得其虛實常反而刺治之,斯為刺志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刺要、刺齊而複申明刺禁也。禁者,臟有要害,不可不察也。中傷臟氣,則死,中傷經脈,或病或死。刺之所禁,不可不知。蓋從之則有福,逆之則有咎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齊,猶一也。刺齊,刺淺刺深,無過不及,有一定之分也。如病在皮中,針入皮中,勿淺勿深,斯為刺齊。以皮分而推之脈肉筋骨。無太過,無不及,皆為刺齊。承上編刺要之意,而複論刺齊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篇首論刺法之要,各有淺深,淺深不得,致有五臟四時之病。雖欲無之,然不去矣,刺要不綦(ㄑㄧˊ)重歟(ㄩˊ)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複承上編脈病之意,錯舉《靈樞·經脈》論之言,及本經所已言者,而申解之,故曰脈解。六氣主時,始於厥陰,終於太陽。此舉三陽三陰經脈之病,則太陽主春,正月為春之首,太陽為陽之首也。少陽主秋,九月為秋之終,少陽為陽之終也。陽明主夏,五月為夏之中,陽明居陽之中也。三陰經脈,外合三陽,雌雄相應,太陰合陽明,故主十一月,十一月,冬之中也。少陰合太陽,故主十月,十月冬之首也。厥陰合少陽,故主三月,三月,春之經也,太陰為陰中之至陰,故又主十二月,十二月,陰中之至陰也,錯舉六經之病,複以三陽三陰,主四時之月,而錯綜解之,所以為脈解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推展也。帝承上編奇病而推展之,故曰大奇。上編胞絡脈絕,乃先天受病,其病發於天癸未至之時,此篇首言肝滿腎滿肺滿,則天癸已至,形氣充足,而為後天之病,病臟腑經脈,甚則死不可治,所以大奇病之說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編揆度奇恒,未暢其旨,故相繼而有奇病之論。奇病者,形居母腹,胎失其養,既生之後,經脈臟氣不足,當天癸未至之時,病從內生,卒然而起,病久且死,故曰奇也。如九月而喑,則胞胎內虛,既生之後,天癸未至,致有息積伏梁疹筋厥逆,以及脾甘膽苦癃厥癲疾腎風之病,類而舉之,皆先天受病,卒然而發,故曰奇病。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編論六經脈之厥狀病能,而病能未暢其旨,故複論之。十二經脈秉氣於胃,故首論胃脘癰,其次有病厥者,有病頸癰者,有病怒狂者,有病酒風者,舉病氣之合於四時者而論之,皆病能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痹證、痿證而論厥證也。經脈,陰陽之氣,不可偏勝。陽氣損,陰氣獨在,則手足寒厥,或令人腹滿;陰氣衰,陽氣獨勝,則手足熱厥,或令人暴不知人。經脈厥而形諸病,則有厥狀,氣機逆而形諸病,則有病能,故終舉手足六經之厥狀病能以明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上編痹證而論痿證也。痿者,四肢痿弱,舉動不能,如痿棄不用之意。肺為臟之長,故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為諸脈之長,故治痿獨取陽明。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痹,閉也,血氣凝澀不行也。有風寒濕三氣之痹,有皮肌脈筋骨,五臟外合之痹,六腑有俞,五臟亦有俞;五臟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臟六腑之痹。榮衛流行,則不為痹,痹之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舉而論之,故曰《痹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時首春,五行首木,六氣首厥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故風為百病長。《金匱真言論》云:「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人與天地相參,天有此風氣,人亦有此風氣,人身經脈內虛,則生風,因風傳變,則其病各異,內病五臟,則形狀不同,舉而論之,故曰風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承上編腹中滿痛之義,而及於腰痛,則有取刺之法也。腹者,太陰經脈之所主。腰者,足三陽三陰之脈及奇經八脈,皆從腰而上,故舉足太陽、少陽、陽明、少陰、厥陰及奇經八脈,並解脈肉理,皆系於腰而為痛,各隨其脈以刺之。太陰主腹,故不復論。然太陰之絡,亦令腰痛,故終舉太陰之痛以結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腹中之氣,不能從臍腹而行於胸膈,達於四肢,則為鼓脹腫痛之病。腹中之血不能從臍腹而內通於胞中,外通於經絡,則為血枯膿血之病。前節論腹中氣血不和,則有腹中之病;後節論土氣不和而厥逆,經血不和而熱甚,亦有腹中之病,故曰《腹中論》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身經脈流行,氣機環轉,上下內外,無有已時,寒氣客之,稽遲不行則痛,諸痛各不同形,百病皆生於氣,帝舉以問,伯一一以對,是為舉痛論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咳,肺病也。形寒飲冷,則為肺咳,而五臟六腑,皆能為咳。

五臟則關於肺,六腑則聚於胃,而治各有法。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臟六腑,主十二經脈,一氣營運,環轉不息,臟腑不和則氣厥,氣厥則寒熱相移,寒熱相移,此皆得之氣厥,故帝問寒熱相移,伯舉而論之,終言得之氣厥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承上編瘧論,而申明刺瘧之法。舉三陽三陰、五臟胃腑之瘧,以及風瘧、溫瘧,各有刺治,因名刺瘧。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雨寒暑,皆為瘧病。日作之瘧,衛氣應乃作,邪客脊背,循風府而日下一節,則發日晏。出於風府,注伏膂而上出缺盆,則發日早。邪薄五臟,橫連募原,則間日乃作。邪與衛氣,客於六腑,循行失度,則間二日,或休數日乃作。夏傷水寒,秋傷於風,則為先寒後熱之寒瘧。冬中風寒,藏於骨髓,夏暑乃發,則為先熱後寒之溫瘧。肺素有熱,用力勞形,氣不歸陰,內藏於心,舍於分肉,則為但熱不寒之癉瘧。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調,調和也;逆調,逆其寒熱水火榮衛之氣,不調和也。寒熱逆調,則為煩為痹,水火逆調,則為肉爍、為攣節。榮衛逆調,則為肉苛。臟氣逆調,則為息喘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論》,論熱病之在脈,刺熱,論熱病之先見,評熱,論熱病之變證。風厥、勞風、腎風、風水,皆熱病之變。舉而評之,故曰《評熱病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岐伯承上編《熱論》,而立刺熱之篇,以明熱病之在經脈也。經脈內連五臟,故上編言經脈之熱,此言五臟之熱。而五臟之熱,有在於脈者,有見於色者。在脈、在色,證有先兆,知其先兆而刺治之,則得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論經脈之熱病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火氣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風熱濕火燥寒,六氣之本也。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六氣之標也。凡人之生,主氣之次,始于厥陰,終於太陽,從陰而陽,迴圈無已,所謂神轉不回。若病傷寒,則始於太陽,終於厥陰,從陽而陰,所謂回則不轉,乃失其機。此云巨陽、陽明、少陽等,乃人身三陽三陰之經脈也。巨陽受之、陽明受之、少陽受之等,乃三陽三陰,各受寒邪而病熱也。一日巨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等,乃以六日而明六經也。三陽三陰,各受為病,一日受者,七日愈;二日受者,八日愈;三日受者,九日愈;四日受者,十日愈;五日受者,十一日愈六日受者,十二日愈,究而言之,皆一日受而七日愈,期雖有次,非一定也。兩感於寒,則陰陽俱病,腑臟皆傷,不免於死。氣化無形,經脈有形,故下即有刺熱之篇,複有評熱之論。此篇只論人身經脈受病,不論標本氣化,後仲景《傷寒論》,論標本氣化者,與此熱論不同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上編《太陰陽明論》,而更為陽明脈解也。陽明屬土,故惡木;陽明熱甚,故惡火陽明厥逆,故惡人;四肢實,則登高;熱盛則棄衣;不欲食,則妄走。皆陽明經脈之病,有生死虛實之殊,故以為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陰,脾土也。陽明,胃土也。胃納水穀,借脾氣營運,充於腑臟,而經脈以和,四肢以榮,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為太陰陽明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評虛實,猶言統論虛實也,大義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二語盡之。然有氣熱脈滿,而為重實者,有脈虛氣虛,而為重虛者,有寒滿熱喘,腸,癲疾,消癉,癰疽,腹滿霍亂,五臟癇驚,內外上下,陰陽臟腑諸病,而或死或生,或實或虛者,故曰通評虛實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合真邪者,真氣邪氣,彼此相離,勿使合也。邪入經脈,則真邪相合,從而察之,必使真氣弗失,邪氣弗入。蓋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瀉之,其病立已,瀉之立已,則合者使離,故曰離合真邪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正,天地八方之正位也。天之八正,日月星辰也。地之八正,四方四隅也。合人形於天地四時,陰陽虛實,以為用針之法,神乎神,獨悟獨見獨明,故曰八正神明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命全形者,寶天命以全人形也。形之疾病,則命失其寶,形不能全。若欲全形,必先治神。治神,所以寶命,寶命,則能全形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之有身,不離血氣;人之應物,不離形志。形者,血氣之立乎外者也。志者,血氣之存乎內者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編論五臟之氣,上法天時;此岐伯承上編之義,宣明五氣。蓋天地之數,不外於五,人身形藏,總屬於氣。故舉五味所入,五氣所病,五精所並,五臟所惡,五臟化液,五味所禁,五病所發,五邪所亂,五邪所見,五臟所藏,五臟所主,五勞所傷,五脈應象,而宣明五氣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臟氣,五臟之氣也。法時,法天之四時也。天行四時,地生百物。人備五臟,皆合五行。天有一歲之五行,有十干之五行,有一日之五行;地有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百藥,各具五味,各有五行;人之五臟五行,合於天地。合天,則有五色六氣之上承,合地,則有五苦五欲之下應,故曰臟氣法時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脈始於肺,終於肝,環轉營運,度數有常,若驚恐恚勞,喘汗生病,臟氣獨至,失其常度,是謂經脈之別。知其正,則知其別,故論飲食輸散之常;知其別,欲知其正,故論陰陽藏象之體,而反復明之。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名,決死生,王冰改為三部九候,今從之。

三部者,頭面為上部,胸膈為中部,脅腹為下部也。九候者,一部之中,各有三候,三三而為九候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與岐伯,論脈之大要,著之玉版。藏之臟腑,每旦讀之,名曰玉機,故名《玉機真臟論》。玉機者,心之神機,真臟者,藏之元真,神機轉而不回,藏真臟而不見,若回則不轉,真臟脈見,則死。帝反復申詳,以明玉機真臟之義。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人氣象者,無病患之脈氣與脈象也。欲識平人之脈,當以病脈死脈參之,欲識病脈死脈當以胃脈准之。五臟四時之脈,皆以胃氣為本,蓋五臟之氣,生於胃,而胃腑之氣,生於水穀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脈之大要,至精至微。切脈動靜,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參伍以決死生,此脈要之精微也。脈其四時動,知病之所在,知病之所變,知病乍在內,乍在外,亦脈要之精微也。反復詳明,而脈要精微,庶可知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診視之要,在於經脈。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所以治其經脈也。不知者,反之所以傷其經脈也;十二經脈之敗,乃經脈之終也,故曰診要經終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玉版,著之玉版也;論要,論色脈之大要也。色脈大要,以神為主。故首言神,次言色言脈,而論要畢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湯液醪醴,作自上古,備而弗服。中古之世,服之萬全。當今之世,雖有湯醪,不能已病,故有病起於極微,而即不可治者,有病於五臟,而疏滌以愈者。時世不同,治病亦異。所以追維上古,而重上古之全神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上編異法方宜之治,複論上古有移精變氣之治也。精氣者,人身之主宰,病則精氣有虧,惟上古祝由治病,能移精變氣,理色脈而通神明。以我之神,合彼之神,兩神相合,精氣相通,故可祝由而已。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異法者,一病而治各不同,有砭石毒藥灸微針導引諸法也。方宜者,東方砭石,西方毒藥,北方灸,南方微針,中央導引也。聖人雜合以治,用各不同,五方之病,皆得其宜,故曰異法方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承上編五臟生成,而複論五臟之別也,肝心脾肺腎,五臟之正也。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五臟之別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岐伯錄上編藏象之義,複論五臟之生成也。天主生,地主成,五臟之色征於外,天氣之所主也。五臟之脈行於內,地氣之所主也,色者氣所附,脈者味所歸,合色脈氣味而五臟之生成備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論二字,舊本誤傳四氣調神下,今各改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蘭,藏書之室,謂神靈相接,其氣如蘭,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靈蘭之室,為秘密之典章。蓋心為君主,主明則下安,不明則危,是君道之所系者大。帝聞岐伯之言,而悟為君之道,故尊奉其言,齋戒擇吉,以藏靈蘭之室,故曰靈蘭秘典。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承上編陰陽應象、陰陽離合,而複論陰陽之別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常也。無胃脘之陽,見真藏之陰,則為別陰;無柔和之陰,見結搏之陽,則為別陽。別陰別陽,非陰陽之常,乃陰陽之別。常則和,別則病;常則順,別則死。所以別陽別陰,陽結陰結,陽搏陰搏,皆言病而言死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承上編陰陽應象,而複論陰陽之離合也。應象者,陰陽之征乎外也;離合者,陰陽之本乎內也。陰陽之理,本於太極,由陰而陽,故曰陰陽。離則有三,合則為一,從三而十百千萬皆離也;三陽歸於一陽,三陰歸於一陰,皆合也。開闔樞者,開則為陽,闔則為陰,舍合則不能為開,舍開則不能為闔,是陰陽互見,開闔並呈也。其曰陰之絕陽,是純陰無陽而歸於太極也,又曰陰之絕陰,是純陰無陰,而歸於無極也。陰陽之理,從無極而太極,太極而陰陽,所以申明陰陽之離合者如此。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陽者,太極初開,始為一晝之所分也。應象者,天地之陰陽,人身之陰陽,皆有形象之可應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匱:藏書之器也。真言:至真不易之言也。

天之陰陽四時,合人之陰陽臟腑,人之五臟五行,合天地之五方五色、五穀五味、五星五音、五畜五臭,各有收受,三才合一,至真不易。然此真言者,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輕泄,猶以此言藏之金匱者然,故曰金匱真言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氣通天者,人身陰陽五行之氣,生生不已,上通於天也。氣為陽,主生。故帝論陽氣內藏,則承上衛外,可以上通於天。伯謂陽主外,陰主內。陽外,而複秘密;陰內,而能起亟,則精固於內,氣立於外,可以上通於天,長有天命,故名《生氣通天論》。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本誤傳大論,今改正。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卷之一

《素問》為《黃帝內經》,本太素渾元之理,闡天人合一之道。謀諸岐伯,開示諸臣。雖岐伯之言居多,而黃帝之問實啟之。故後世以《黃帝內經》九卷,稱為《素問》。漢‧班固《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書名:黃帝素問直解(清‧高士宗)

作者:高士宗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曰:臣授業傳之,行教以經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液所滋,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請問有(上免下免)愚僕漏之問,不在經者,欲聞其狀。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孟春始至,黃帝燕坐臨觀八極,正八風之氣,而問雷公曰:陰陽之類,經脈之道,五中所主,何臟最貴。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黃帝在明堂,雷公侍坐。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黃帝曰:嗚呼遠哉!閔閔乎若視深淵,若迎浮雲,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際,聖人之術,為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循經守數,按循醫事,為萬民副。故事有五過四德,汝知之乎?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於比類,通合道理,為余言子所長,五臟六腑,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過失,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帝曰:善。氣之上下何謂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

黃帝問曰:五氣交合,盈虛更作,餘知之矣。六氣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帝問曰:天元九窒,餘已知之,願聞氣交,何名失守?

岐伯曰:謂其上下升降,遷正退位,各有經論,上下各有不前,故名失守也。是故氣交失易位,氣交乃變,變易非常,即四失序,萬化不安,變民病也。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